压电陶瓷剪切模式用于超声电机的研究
【摘要】:压电陶瓷的切变压电常数 d15比 d31和 d33约大2-3倍,切变机电耦合系数 k15也比 k33和 k31大, 因此在超声电机中应用压电陶瓷的 d15逆压电效应有助于扩大定子的振幅,提高超声电机的性能。本文介绍了已经采用 d15逆压电效应的切变型压电陶瓷元件,如激励扭转振动的压电陶瓷环和简以及激励行波的压电陶瓷盘等, 分析了其在行波型、驻波型等超声电机中的应用方式和驱动机理。现提出了一种新的切变型弯曲振动的压电陶瓷柱元件,并应用于弯曲摇头型超声电机中,这有助于满足发展大应变、微型化超声电机的需求。
|
|
|
|
1 |
曾劲松;姚志远;赵淳生;;超声电机中的非线性现象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10期 |
2 |
赵淳生;;对发展我国超声电机技术的若干建议[J];微电机;2006年02期 |
3 |
许海;赵淳生;;基于DDS技术驱动的精密直线超声电机[J];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13期 |
4 |
蔚京生;;一种新型的电机—超声波电机[J];医疗设备信息;2006年03期 |
5 |
郑伟;朱春玲;芦丹;丁庆军;赵淳生;;高温环境下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性能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21期 |
6 |
罗平;;基于ANSYS模态分析的压电陶瓷参数数据的转换及其输入[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
7 |
石胜君;姚郁;陈维山;刘军考;;具有模态解耦构型的纵弯直线超声电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
8 |
鹿存跃;李洁;赵淳生;周铁英;陈宇;;纵扭型超声电机的实验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9 |
陈波;袁义坤;赵增辉;王育平;赵向东;;微型直线超声电动机发展与研究现状[J];微电机;2007年07期 |
10 |
潘松;李华峰;黄卫清;;微型超声电机驱动及其优化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03期 |
11 |
周培;姚志远;周凤拯;;行波超声电机发热量的估计方法[J];压电与声光;2009年01期 |
12 |
赵淳生;21世纪超声电机技术展望[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0年01期 |
13 |
鹿存跃,赵淳生;离合器耦合传动型压电电机传动机理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5年05期 |
14 |
王桂芹,金龙,赵淳生;驻波型自校正超声电机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1999年04期 |
15 |
黄茹楠,陈在礼;行波超声电机动态控制模型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16 |
刘剑,赵淳生;基于矩形薄板面内振动的直线型超声电机的研究[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3年01期 |
17 |
程昱,徐文立,钟宜生,雷伏容;基于参考模型的超声电机模糊自适应控制[J];压电与声光;2003年03期 |
18 |
黄卫清,黄国庆,赵淳生;一种新型多定子直线型超声电机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4年06期 |
19 |
杨淇,杨明,阙沛文;大力矩超声电机[J];应用声学;2001年03期 |
20 |
陈志华,赵淳生;超声电机控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J];微特电机;200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