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付奔胡毅  
【摘要】:随着长距离、大容量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DPSK逐渐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与传统的OOK相比,DPSK调制格式的传输设备可以与OOK兼容,并且在抗噪声性能以及信道频谱利用率方面比OOK优越,因而被逐步广泛应用于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本文详细讲述了DPSK信号的产生、接收方式以及特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文军;用单片机实现的DPSK调制解调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年S1期
2 袁博;段世刚;裴晓强;;平衡接收直接检测DPSK接收机噪声统计特性分析[J];光学技术;2009年06期
3 贺敏;张兴周;于翔;;2DPSK和4DPSK系统的色散比较[J];应用科技;2005年11期
4 李振裕,吴有结,栾凤英,胡文琴;用于DPSK解调器的数字式积分转码器[J];信息与控制;1982年05期
5 万宏辉;;基于扩频处理器的通信系统的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8期
6 黄智伟;无线数据收发芯片TR3001的特性及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2年07期
7 雷波,张慧剑,顾畹仪;光DQPSK调制原理[J];现代有线传输;2005年03期
8 邵文建;郭万有;;基于DSP的微波着陆信号处理系统设计[J];电子科技;2009年01期
9 葛延良;姚忠鑫;葛艳成;;CD和一阶PMD对DPSK系统性能的影响[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李春杰;郑江超;;基于FPGA的2DPSK调制解调器设计[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1 张兴娇;张龙滨;文如泉;肖永江;;基于FPGA的数字通信系统信道编译码器的设计[J];科技广场;2011年01期
12 王涵;张涛;;FSO中一种光载波外差DPSK系统的设计[J];无线通信技术;2011年03期
13 孙海丹;;数字化DPSK调制解调器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14期
14 卢建军;汪跃龙;魏娜;;低频电磁波感应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J];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09期
15 季福良;史忠科;;DPSK调制方式在S模式数据链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8年04期
16 于晓冬;赵太飞;王小瑞;王刚;;基于单LED的无线紫外光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11期
17 王吉林,曾晓宏;基于NDLMS算法的DPSK信号的解调[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8 强世锦;荣健;;Turbo码迭代次数对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性能影响的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3期
19 赵叶星;韦志棉;;基于FPGA的DPSK调制解调器的全数字实现[J];无线电工程;2007年10期
20 程刚;王红星;吴龙刚;许志超;孙晓明;;大气无线光通信调制方式性能分析[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奔;胡毅;;光DPSK调制原理[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地;袁嗣杰;章兰英;;一种新颖的DPSK信号软件解调算法[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郝晓曦;胡毅;蔡亮;姚迪;;新型调制编码技术比较[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4 刘竹;许渤;;DPSK与DQPSK光通信系统的影响因素比较[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张锦南;袁学光;任晓敏;黄永清;张阳安;张明伦;;采用下行IRZ上行DPSK信号的新型再调制DWDM-PON方案[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付奔;胡毅;邹晖;;基于LiNbO_3调制器高速光调制码型的研究[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夏沭涛;王红星;苏艳琴;刘东鑫;;无线光通信中基于Turbo码的DSP实现研究[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赵梓森;;《2003年光纤通信概要》摘要[A];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9 余文科;娄采云;邢燕飞;赵晓凡;陆丹;霍力;;差分相移键控的非归零到归零格式转换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冯先成;李寒;罗帆;韵湘;;DRZ和CSRZ的40G DWDM系统的性能测试[A];第九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铮;面向新型调制格式的全光信类号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慧星;超高速全光取样系统设计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
3 昌庆江;Radioover Fiber宽带无线接入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赵建功;基于新型MZ调制器的光载射频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高莹;基于非线性效应的光学信号处理及高级调制码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杜勇;基于高非线性器件的全光逻辑信号处理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铮;面向新型调制格式的全光信号处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吴冰冰;基于有源半导体非线性器件的全光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谢彦乔;基于非线性效应的集成型全光信号处理器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黄博;光相位调制格式解调与相干探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麒;40G DPSK模块平衡接收的研究[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付奔;40Gbps DPSK光收发模块的研究[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09年
3 王滨;DPSK高速光信号的测量[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何昊;DPSK信号的全光数字逻辑运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黄进;DPSK光纤通信系统非线性效应问题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王甲琛;基于FPGA的DPSK调制解调技术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汪洋;DPSK调制副载波用于混沌通信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费锋锋;DWDM高速多通道DPSK色散管理孤子传输控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王平;OOK-OFDM双重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姜晋伟;基于延迟线干涉仪差分相移键控解调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顾婉仪 北京邮电大学全光网络实验室 闻和;两专家共破DWDM六大商用难题[N];通信产业报;2005年
2 ;贝尔实验室刷新光纤传输纪录[N];人民邮电;2002年
3 ;码型调制技术和技术和SuperCRZ技术[N];人民邮电;2003年
4 刘琦;40G—光传输网络的下一站[N];通信产业报;2003年
5 张海懿;部署40G系统须考虑最适用技术[N];人民邮电;2008年
6 曹锦;移动卫星通信调制技术[N];人民邮电;2001年
7 周伟勤;突破40G光传输技术瓶颈[N];通信产业报;2004年
8 韦乐平;40G的梦想与现实[N];计算机世界;2002年
9 烽火科技 张宾 胡庚强;高速40Gbit/s DWDM跨越三大挑战[N];通信产业报;2008年
1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马俊 张宾;40Gbit/s DWDM系统的链路自动调整[N];网络世界;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