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纠缠态通信的关键点分析
【摘要】:量子通信是基于物质内禀量子属性进行信息通信及信息安全保障的工具。本文从量子通信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出发,结合相关已有成熟的量子理论及体系。分别讨论单光子通信及相干光通信中与量子纠缠有关联的部分内容。其中包括窃听信息理论上限、连续变量量子纠缠度量、CSS 以及非定域概念。
|
|
|
|
1 |
杨武;石晓燕;;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秘密分享新方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2 |
赵义红;李正文;刘永智;何其四;;第六代光纤通信系统——量子光纤通信[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5年11期 |
3 |
董新平;杨纲;;量子信息原理及其进展[J];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4 |
赵义红,李正文,刘永智,何其四;基于波粒二象性的量子光通信系统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5 |
黄鹏;周南润;刘晔;;基于多目标量子远程通信的秘密共享协议[J];通信学报;2008年03期 |
6 |
张逸新;张建;王建宇;贾建军;;单光子斜程量子信道纠缠角动量的大气湍流效应[J];激光杂志;2010年02期 |
7 |
张晓峰;朱俊;曾贵华;;量子光源综述[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8 |
欧保全,陈平形,李承祖;对称噪声信道下利用多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钥分配[J];量子光学学报;2003年02期 |
9 |
张光宇;于思源;马晶;谭立英;;背景光对星地量子密钥分配量子误码率的影响[J];光电工程;2007年02期 |
10 |
陈帅;王金东;钟平平;魏正军;刘颂豪;;时间抖动对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量子误码率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1年07期 |
11 |
马晶;张光宇;谭立英;;基于泊松分布单光子源的量子误码率的分析[J];光学技术;2006年01期 |
12 |
何敏;姚泽清;刘荣;龚晶;;基于光纤的量子密钥分配系统研究和协议仿真[J];量子光学学报;2009年01期 |
13 |
张晓强,闫凤利;以EPR纠缠为基础的量子密钥分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4 |
陈立冰,刘玉华,白宜红,路洪;通过旋转操作和计算基测量实现几率量子隐形传态(英文)[J];量子电子学报;2004年06期 |
15 |
王磊,闫凤利;通过网络实现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6 |
席拥军;方建兴;朱士群;钱学旻;;利用三对纠缠粒子作为通道实现任意三粒子量子态的概率传送[J];量子电子学报;2006年01期 |
17 |
侯奎;汪菁;罗其全;袁好;史守华;;未知二粒子纠缠态及其正交态的概率克隆[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8 |
阎毅;裴昌幸;韩宝彬;赵楠;;平流层量子通信系统地空路径传播特性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
19 |
叶培勇,李文博,路绪鹏;量子密码术的实验进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20 |
任林源;李得超;李永明;;基于量子纯态纠缠转化的一种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