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二阶及高阶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关联成像研究

张二峰  戴宏毅  陈平形  
【摘要】:本文对高阶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关联成像的可见度和信噪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阶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关联成像的可见度随阶数的增大而有所提高,但同时其信噪比降低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光昶,马春生,陈涛,王伟,赵树松;强子多重数分布及其关联的质量效应[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方锦清;;非平衡态研究的最新进展[J];自然杂志;1990年11期
3 吴闯;刘英斌;郑伟;高岩;;热光源的四阶关联成像的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朱纪高;;用可见度来讨论两束部分相干光的干涉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5 华家宁;全息图干涉条纹与物光波的记录和再现的关系[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6 寇培林;刘玫;;二相干点光源干涉条纹分布和可见度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7 吴诗敏;关于两光波干涉条件和相干度的讨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8 方兴;相干条件讨论[J];保山师专学报;1997年04期
9 张晓华;双孔干涉的统计分析[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10 舒锋;用可见度研究光的叠加规律[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3期
11 滕永富;双棱镜干涉实验中条纹的形状、间隔和可见度[J];高师理科学刊;1999年01期
12 方兴;相干条件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13 黄翀,欧阳艳东;钠双线对干涉牛顿环的影响[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14 张国前,薛红;光场相干性探讨[J];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06期
15 夏守之;实际薄膜干涉的若干问题讨论[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6 左伟明;关于光波的相干长度[J];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17 张永炬,林新源;扩展光源照射下双缝干涉现象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18 王薇,陈怀新,谢宇;杨氏干涉条纹可见度的理论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9 王标,陶卫东;牛顿环偏振效应的探讨[J];光学仪器;2005年05期
20 王世平;光源宽度与干涉条纹可见度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二峰;戴宏毅;陈平形;;二阶及高阶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关联成像研究[A];全国光电子与量子电子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曹德忠;熊俊;张素恒;林露芳;高禄;汪凯戈;;热光高阶关联的可见度和分辨率[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刘骞;陈希浩;罗开红;吴令安;;基于多光子聚束效应的“鬼”成像[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朱颀人;杨玉军;周忠源;;强场方程的二阶对称分拆算符解法[A];Strong Field Laser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0年
5 王标;陶卫东;;牛顿环的偏振效应[A];浙江省光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新型光电技术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曾思良;邹士阳;王建国;颜君;;数值求解三维含时Schrdinger方程及其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伟和;陶智勇;;声波导中二阶横向模式的提取[A];2009年度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仓诗建;陈增强;袁著祉;;一个状态可控的On-off型间隙混沌系统的设计和分析(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仓诗建;陈增强;袁著祉;;一个状态可控的On-off型间隙混沌系统的设计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君华;张伟;;非自治屈曲薄板的多脉冲混沌运动学[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芦鹏飞;锰原子及其离子光电离过程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赵永久;吸收边界条件的研究及其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年
3 邬劭轶;晶体中3d~7(Co~(2+))和4f~(11)(Er~(3+))离子最低Kramers双重态的自旋哈密顿参量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董会宁;晶体中稀土Kramers离子自旋哈密顿参量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罗时荣;平顶分布光束的描述、计算模拟和基于强度矩方法的激光光束质量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左剑;液芯光纤中全反式β胡萝卜素对二硫化碳(CS_2)受激拉曼散射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郑湘;基于衰减全反射技术测量线性共轭聚合物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袁少良;两类动力系统的分支与混沌[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二峰;二阶和高阶关联成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刘应传;热光的高阶关联成像及其可见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葛桂菊;热光关联空间滤波与亚波长干涉[D];烟台大学;2010年
4 欧丽华;二阶和三阶关联成像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卢川;关联成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朱蓓蕾;腔场协助的异核分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光缔合动力学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万琳;Kerr效应与虚光场效应对T-C模型的量子动力学性质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黄敏;飞秒激光脉冲展宽技术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9 刘小青;关联双模场与∧型三能级原子的相互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珊;液晶流问题的二阶全离散有限元逼近[D];四川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