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社会质量理论视阈下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研究

郭强  
【摘要】:人才培养工作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务,为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内高校纷纷作出各种积极探索。社会质量理论为我们破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难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通过校园保障、校园融入、校园整合与校园增能四个维度,结合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殷朝晖;;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11年04期
2 陈新新;周莎;;积极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J];文教资料;2011年22期
3 刘卫红;冉瑞琳;;大学生就业需要调查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1年03期
4 王惠;张梅;;新时期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6期
5 刘爱利;;刍议现行学校教务制度的现状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6 李治钧;;高校维稳教育的必要性及其策略[J];中国人才;2011年14期
7 赵航;;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创新[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胡成霞;董怀军;;浅谈以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为核心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7期
9 纪大海;;高校人才培养的三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7期
10 陈建刚;;浅谈高校家俱(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华章;2011年20期
11 罗增强;苗世超;;探索高校人才培养中教育与管理的新模式[J];中国人才;2011年14期
12 冉明仙;;“全媒体人才”培养热的冷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7期
13 李金奇;;市场机制导向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8期
14 王守法;;准确把握高校发展面临的矛盾 实现高校更好更快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09期
15 张嵘;;牛津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大家;2011年17期
16 赵兰香;张乃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J];中国人才;2011年14期
17 王顺吉;;用科学的人才观指导高校人才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S1期
18 产学合作教育研究课题组;;建立产学合作教育的机制[J];高教与经济;1994年04期
19 史百战;;高校人才培养实践模式中的APO法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0 温涛;;探索构建一体化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强;;社会质量理论视阈下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2 丰硕;;我国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徐亿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二十一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王秀彦;高春娣;季景书;沈自友;;学生成长志愿辅导: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师德建设协同发展[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傅琼;赵宇;;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社会管理体系研究——以“社会质量理论”的视角[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天西;王建玲;;基于信息质量理论的财务报告披露时滞研究——理论模型、中国证据及国外比较[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7 张国祥;鲁一越;;关于客户代表服务质量测评的探索[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曹晓丽;杨震;王颖振;;市场需求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对接平台建设——以滨海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例[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9 张雪;;美国高校农科本科课程体系的特点及启示[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唐波;樊玮虹;李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陈晓芳;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吴英慧;中国转轨时期的政府规制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爱花;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孟梦;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高校人才培养[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邓青林;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困境与出路[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金芳;我国航运业快速发展形势下航海人才培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5 李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念;拟合推估的质量理论[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7 胡娜;重庆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周光洪;基于国际可比性的我国GDP数据质量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郑向峰;高校人才培养的德育首位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江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绪湘;科学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思想转变的回顾[N];团结报;2009年
2 胡瑞文;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亟须调整[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宝金山 王颖超;以社会质量理论解读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提升[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4 记者 王庆环;高校人才培养须多实践[N];光明日报;2011年
5 记者 胡航宇;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宋金萍;关注高校人才培养“召回制”[N];新华日报;2004年
7 涂润生;“质量买卖”[N];中国质量报;2007年
8 裘寅 刘颖;职业见习计划亟待扩容[N];解放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何连弟 姜澎;警惕失真信号误导[N];文汇报;2002年
10 河北省万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靳选东;法律参谋融入质量信息管理[N];中国质量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