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了A_2BO_4类钙钛矿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2CuO_4,通过DTA/TG、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材料相结构与颗粒大小、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躯体经过1000℃烧结2小时后,产物形成了单一的类钙钛矿型四方相结构,产物颗粒为针状,粒径基本在亚微米范围内,伴有少量团聚现象。采用直流四探针法测定了材料在400-700℃温度下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增加,材料电导率不断升高,电导活化能为0.013 eV。
|
|
|
|
1 |
黎朝晖;侯书恩;庞松;;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7)Sr_(0.2)Co_(0.1)CuO_(3-σ)的制备与表征[J];硅酸盐通报;2010年01期 |
2 |
于洪浩,高文元,孙俊才;共沉淀法合成La_(0.7)Sr_(0.3-x)Ca_xCo_(0.9)Fe_(0.1)O_(3-)及其性能表征[J];电源技术;2005年08期 |
3 |
赵辉;李强;孙丽萍;;Ln_2MO_4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7期 |
4 |
李嵩,季世军,孙俊才;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Ba_(0.5)Sr_(0.5)Co_(0.8)Fe_(0.2)O_(3-δ)的制备[J];功能材料;2005年10期 |
5 |
王亚楠;黄容厦;周和平;;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Gd_(1-x)Sr_xCoO_(3-δ)系阴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J];硅酸盐学报;2008年12期 |
6 |
江丽娜;黄守国;谢瑜;黄德冰;卢其亮;;溶胶凝胶法制备La_(0.8)Sr_(0.2)FeO_3及其性能表征[J];矿冶工程;2009年06期 |
7 |
隋新国;高文元;孙俊才;刘扬;;阴极材料La_(0.7)Sr_(0.3-x)Ca_xCo_(0.8)Fe_(0.2)O_(3-δ)的晶体结构和性能[J];电源技术;2006年10期 |
8 |
李彦;吴金星;赵大治;魏新利;;柠檬酸-硝酸盐法制备中温SOFC材料[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1期 |
9 |
鲍霞;陈永红;卢肖永;刘杏芹;孟广耀;;Ba_(0.4)Sr_(0.6)Co_(1-x)Fe_xO_(3-δ)系阴极材料的制备和表征[J];无机化学学报;2008年03期 |
10 |
曹海龙;高文元;李长敏;胡志强;;碱土金属双掺杂铁钴酸镧的制备和表征[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
11 |
秦博;马文会;杨斌;刘大春;戴永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1-x)Sr_xFe_(1-y)Mn_yO_(3-δ)的合成与性能表征(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
12 |
李嵩;季世军;孙俊才;;共沉淀法合成新型阴极材料Ba_(0.5)Sr_(0.5)Co_(0.8)Fe_(0.2)O_(3-σ)[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3期 |
13 |
龚明光;陆丽华;金江;张华;;低温自燃烧法合成La_2NiO_4阴极材料及其性能[J];硅酸盐通报;2009年01期 |
14 |
于洪浩;高文元;魏莉;贺燕;;复掺杂钴铁酸盐的共沉淀法制备及性能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15 |
周芬;仲崇英;宋希文;李培忠;郝喜红;安胜利;;尿素燃烧法合成La_(0.8)Sr_(0.2)FeyCo_(1-y)O(3-δ)及其性能表征[J];稀土;2009年05期 |
16 |
孙福禄;高文元;隋新国;于玲;;新型ITSOFC阴极材料Ln_(0.7)Sr_(0.3)CoO_(3-δ)的合成与电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09年01期 |
17 |
荆波,吕喆,许大鹏,苏文辉;中温SOFC阴极材料La_(0.7)Sr_(0.3)Co_(1-x)Cu_xO_(3-δ)的制备及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5期 |
18 |
吴飞,王德全,张丽霞,廖振江;复合MnO_2阴极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J];电源技术;1994年06期 |
19 |
徐加焕;黄喜强;吕喆;张耀辉;葛晓东;苏文辉;;Pr_(1-x)Sr_xAlO_(3-δ)的合成及其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06年05期 |
20 |
陆明;蓝增瑞;;溅射离子泵的一种新阴极材料——Ti_(15)Mo合金[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98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