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嵩张丹丹孙俊才  
【摘要】: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了A_2BO_4类钙钛矿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2CuO_4,通过DTA/TG、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材料相结构与颗粒大小、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躯体经过1000℃烧结2小时后,产物形成了单一的类钙钛矿型四方相结构,产物颗粒为针状,粒径基本在亚微米范围内,伴有少量团聚现象。采用直流四探针法测定了材料在400-700℃温度下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增加,材料电导率不断升高,电导活化能为0.013 eV。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黎朝晖;侯书恩;庞松;;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7)Sr_(0.2)Co_(0.1)CuO_(3-σ)的制备与表征[J];硅酸盐通报;2010年01期
2 于洪浩,高文元,孙俊才;共沉淀法合成La_(0.7)Sr_(0.3-x)Ca_xCo_(0.9)Fe_(0.1)O_(3-)及其性能表征[J];电源技术;2005年08期
3 赵辉;李强;孙丽萍;;Ln_2MO_4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7期
4 李嵩,季世军,孙俊才;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Ba_(0.5)Sr_(0.5)Co_(0.8)Fe_(0.2)O_(3-δ)的制备[J];功能材料;2005年10期
5 王亚楠;黄容厦;周和平;;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Gd_(1-x)Sr_xCoO_(3-δ)系阴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J];硅酸盐学报;2008年12期
6 江丽娜;黄守国;谢瑜;黄德冰;卢其亮;;溶胶凝胶法制备La_(0.8)Sr_(0.2)FeO_3及其性能表征[J];矿冶工程;2009年06期
7 隋新国;高文元;孙俊才;刘扬;;阴极材料La_(0.7)Sr_(0.3-x)Ca_xCo_(0.8)Fe_(0.2)O_(3-δ)的晶体结构和性能[J];电源技术;2006年10期
8 李彦;吴金星;赵大治;魏新利;;柠檬酸-硝酸盐法制备中温SOFC材料[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1期
9 鲍霞;陈永红;卢肖永;刘杏芹;孟广耀;;Ba_(0.4)Sr_(0.6)Co_(1-x)Fe_xO_(3-δ)系阴极材料的制备和表征[J];无机化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曹海龙;高文元;李长敏;胡志强;;碱土金属双掺杂铁钴酸镧的制备和表征[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1 秦博;马文会;杨斌;刘大春;戴永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1-x)Sr_xFe_(1-y)Mn_yO_(3-δ)的合成与性能表征(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12 李嵩;季世军;孙俊才;;共沉淀法合成新型阴极材料Ba_(0.5)Sr_(0.5)Co_(0.8)Fe_(0.2)O_(3-σ)[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3期
13 龚明光;陆丽华;金江;张华;;低温自燃烧法合成La_2NiO_4阴极材料及其性能[J];硅酸盐通报;2009年01期
14 于洪浩;高文元;魏莉;贺燕;;复掺杂钴铁酸盐的共沉淀法制备及性能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5 周芬;仲崇英;宋希文;李培忠;郝喜红;安胜利;;尿素燃烧法合成La_(0.8)Sr_(0.2)FeyCo_(1-y)O(3-δ)及其性能表征[J];稀土;2009年05期
16 孙福禄;高文元;隋新国;于玲;;新型ITSOFC阴极材料Ln_(0.7)Sr_(0.3)CoO_(3-δ)的合成与电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09年01期
17 荆波,吕喆,许大鹏,苏文辉;中温SOFC阴极材料La_(0.7)Sr_(0.3)Co_(1-x)Cu_xO_(3-δ)的制备及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5期
18 吴飞,王德全,张丽霞,廖振江;复合MnO_2阴极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J];电源技术;1994年06期
19 徐加焕;黄喜强;吕喆;张耀辉;葛晓东;苏文辉;;Pr_(1-x)Sr_xAlO_(3-δ)的合成及其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06年05期
20 陆明;蓝增瑞;;溅射离子泵的一种新阴极材料——Ti_(15)Mo合金[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嵩;张丹丹;孙俊才;;新型类钙钛矿型阴极材料的合成与电性能表征[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阳陈;贾金平;王亚林;;双转盘液膜反应器阴极材料的比较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江金国;崔崇;马荣;;La_(1-x)Sr_xCo_(0.2)Fe_(0.8)O_3系阴极材料制备及表征[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4 郎业鹏;高文元;隋新国;李长敏;胡志强;;反向滴定共沉淀法合成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7)Sr_(0.3-x)Ca_xCo_(1-y)Fe_yO_(3-δ)[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一)[C];2009年
5 高展;黄建兵;王诚;刘志祥;毛宗强;;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阴极材料在低温SOFC中的应用[A];2008 International Hydrogen Forum Programme and Abstract[C];2008年
6 周芬;郭晓燕;宋希文;郝喜红;安胜利;;Sm_(1-x)Ca_xCoO_(3-δ)阴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0年
7 陈文;麦立强;徐庆;朱泉峣;;高电压阴极材料LiNi_(0.5)Co_(0.5)VO_4的合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赵晨辰;王莉;何向明;郭建伟;;Sn/Cu阴极材料电化学CO_2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聂怀文;温廷琏;王绍荣;王元松;U.Guth;V.Valshook;;新型SOFC阴极材料A_(2-α)A'_αMO_4(A=Pr,Sm;A’=Sr;M=Mn,Ni)的制备、化学相容性、热膨胀、导电性及极化性能的研究[A];庆祝中国硅酸盐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固态离子学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姜雪宁;庞胜利;李向楠;;中温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BaCo2O6-δ的结构稳定性及电学、电化学性能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世权;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钴基阴极材料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周青军;双钙钛矿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性能[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刘石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a_(1-x)Sr_xCo_yFe_(1-y)O_3阴极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赵凌;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及其电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蒋治亿;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和阴极过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刘荣辉;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7 陶泽天;新型质子导体燃料电池电解质及阴极材料电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陈静;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a_(1-x)Sr_xCo_(1-y)Fe_yO_(3-δ)阴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金霞;新型有机二硫聚合物作锂二次电池阴极材料的基础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孙雪丽;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祥伟;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Pr_(1-x)Sr_xCo_(0.8)Fe_(0.2)O_(3-δ)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艳丽;钙钛矿(SCC、LCC)与类钙钛矿(SSCN、LSCN)在低温常压下电化学合成氨中的应用[D];新疆大学;2010年
3 吴红军;高能超铁电池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4 江丽娜;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8)Sr_(0.2)FeO_3/Sm_(0.2)Ce_(0.8)O_(1.9)的制备与性能表征[D];安徽大学;2010年
5 颜学敏;自蔓延高温合成燃料电池用镧系复合氧化物阴极材料[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孙杰;对锂离子电池用阴极材料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7 卢斐;有机固体电解电容器阴极材料及器件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高阳;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郑敏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1-x)Sr_xCuO_(3-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郭峰;火电厂等离子点火装置中高性能阴极材料的制备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勇;海龙科技推出新型铝用阴极碳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陆双平 张燎原;“世界钪王”科学发展“十一五”[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3 杨裕生;“电极”与“电池”存储的能量别混淆[N];科技日报;2008年
4 伊电;伊川电力:努力发展生态铝工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5 厦门市永晟科技有限公司 廖炫泰;长寿命灯丝推动荧光灯产品升级[N];消费日报;2006年
6 许伟;全印刷OLED显示屏技术崭露头角[N];中国电子报;2008年
7 赵涉祛;荧光灯电极寿命检测与使用要点[N];消费日报;2007年
8 李育祥 祁文青;180kA电解槽筑炉工艺改进实践[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9 杨凯翔;提高技术 扩大产能[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10 记者 徐玢;美研发出新型硅纳米线电池[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