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泊松比与内摩擦角的关系研究
【摘要】:在纯张破坏时的泊松比与内摩擦角关系式基础上,推导出纯剪破坏时的泊松比与内摩擦角关系式,定义由泊松比与内摩擦角确定的剪破坏、脆性剪破坏、塑性剪破坏与张破坏及流动变形破坏分布区域。根据试验数据分析,确立张剪破坏与剪张破坏的线性分界线,建立脆性剪破坏判别条件半经验关系式。据此关系式,进行泊松比与内摩擦角的互算、单试样抗剪强度的计算及岩石细观破坏类型的分区。与岩石三轴压缩试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解释岩石试样破坏类型发生的力学机制。实例表明,用泊松比计算单试样抗剪强度的方法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利用岩石破坏类型分区图可辅助预测岩石可能的破坏方式与类型。
|
|
|
|
1 |
刘世奇;李海波;李俊如;;轴向拉伸情况下岩石的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
2 |
Mark Quakenbush;曹谊;;一种新的地震属性——泊松阻抗[J];油气地球物理;2009年02期 |
3 |
许多,李正文,李显贵,唐建明;非均质气藏AVO反演及应用研究[J];矿物岩石;2001年01期 |
4 |
张树林,姜立红;莺琼盆地岩石弹性物性规律的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1年04期 |
5 |
高山,金振民,张宏飞,张本仁,H.Kern;榴辉岩的泊松比及其对造山带下地壳拆沉作用的指示[J];中国科学D辑;2002年11期 |
6 |
刘之的,夏宏泉,陈平;岩石泊松比的测井计算方法研究[J];测井技术;2004年06期 |
7 |
姜秀娣,刘洋,魏修成,黄捍东;一种同时反演纵波速度和泊松比的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
8 |
凌平平;杨雪强;向胜华;刘文治;;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胀角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J];岩土工程界;2007年06期 |
9 |
王栋;;AVO技术的研究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8期 |
10 |
吴思宇;张华帅;李奇霏;;岩石单轴压缩试验的探究[J];才智;2010年05期 |
11 |
李静;查明;刘震;王林富;;岩石力学参数概率统计特性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2011年02期 |
12 |
吕其彪;张虹;赖未蓉;;新场气田沙溪庙组JS_2~4砂体叠前AVO反演[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1年02期 |
13 |
N.Domenico;徐常练;;泊松比——学科间的桥梁?[J];国外油气勘探;1996年03期 |
14 |
王云专;杨立伟;李素华;;剩余时差校正及泊松比反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1期 |
15 |
周巍;郭全仕;;岩石孔隙对AVO的影响研究[J];物探与化探;2008年01期 |
16 |
王伟;张欣;崔晓朵;张孝珍;;叠前反演追踪砂体技术的应用——以平湖油气田花港组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0年S1期 |
17 |
曹务祥;利用VSP资料提取地层参数[J];石油物探;1996年03期 |
18 |
Leon Thomsen;徐常练;;泊松也不是一个岩石物理学家![J];国外油气勘探;1997年01期 |
19 |
张树林;李绪寅;;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烃类检测方法研究[J];吐哈油气;2000年02期 |
20 |
张公社,宋玉龙,丁伟,谭绍泉,刘美丽;VSP技术在小断块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