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板块南缘早中生代的逆冲推覆构造及其相关的动力学背景
【摘要】:作为理解华南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在华南板块南缘的云开地体和越北的Song Chay地体发育了早中生代的向北东逆冲推覆的韧性变形。在云开地体,经历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变质的矿物指示了产状平缓的面理上发育明显的北东一南西向矿物拉伸线理。沿着这些矿物拉伸线理,具有上部指向北东的剪切变形。同位素年代学的定年结果指示了变形事件发生在220 Ma左右。在越南北部,Song Chay地体的岩石和构造特征与云开地体极其相似:平缓的面理,北东一南西向的矿物拉伸线理和上部指向北东的剪切变形是其主要的构造特征,这些构造特征均表现为向北东的逆冲推覆,变形时间从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这期构造事件的动力学机制被认为同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的构造拼合密切相关。我们认为新发现的Song Chay蛇绿混杂带是华南板块同印支板块的碰撞拼合界线。因此,华南板块南缘云开地体和Song Chay地体被一同卷入同印支板块的碰撞造山体系之中。
|
|
|
|
1 |
沙绍礼,殷质豫,夏抱本;滇西北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J];云南地质;2004年02期 |
2 |
黄钟瑾,沈修志,孙岩,杜定金;宁镇和茅山地区被褶皱的断层及其与逆冲推覆构造的关系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1988年01期 |
3 |
姜波;王桂樑;高元;曹代勇;;安徽省淮南煤田颍凤区推覆构造微观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地质通报;1992年01期 |
4 |
徐志斌,洪流;试论北京西山煤田逆冲推覆构造样式及成因[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6年04期 |
5 |
李光勋;兰坪盆地某些逆冲推覆构造研究[J];云南地质;1994年02期 |
6 |
刘文灿,王果胜;北淮阳地区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J];现代地质;1999年02期 |
7 |
刘正宏,徐仲元,杨振升,刘茂修,赵达,赵羽君;鄂尔多斯北缘石合拉沟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及意义[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4年01期 |
8 |
陶建华;;闽西南地区东部逆冲推覆构造及其形成机制[J];福建地质;1987年04期 |
9 |
陈传诗;曹运兴;;河南义马煤田的逆冲推覆构造[J];河南国土资源;1991年03期 |
10 |
徐志斌;京西煤田燕山早期逆冲推覆构造成因机理的有限元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
11 |
崔学军,刘春根,钟达洪,吴富江,王迪文;井冈山逆冲推覆构造基本特征及找矿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3年01期 |
12 |
迟建军;;逆冲推覆与重力滑动构造理论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J];煤;2007年10期 |
13 |
韩建辉;李忠权;王道永;;龙门山中段清平叠覆式飞来峰的厘定[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4 |
张开均,施央申,黄钟瑾,王良书;逆冲推覆构造最新研究进展评述[J];地质与勘探;1996年02期 |
15 |
云武,徐志斌,罗时双,滕树孟,罗立衡;辰溪矿区逆冲推覆构造与伸展构造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16 |
朱志澄;逆冲推覆构造研究进展和今后探索趋向[J];地学前缘;1995年01期 |
17 |
张开均,施央申;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逆冲推覆构造的控矿作用初探[J];江苏地质;1996年03期 |
18 |
孙晓猛,吴根耀,郝福江,张梅生,刘鹏举;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中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期次及时空迁移规律[J];地质科学;2004年01期 |
19 |
罗碧华;秦启荣;;逆冲推覆构造的研究类型和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5期 |
20 |
江来利,吴维平,储东如,刘贻灿,张勇;大别山北部碰撞后伸展-逆冲推覆构造[J];科学通报;2003年1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