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进展及ICP-MS精确定年测试关键技术
【摘要】:本文介绍了Re-Os同位素定年的基本原理、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综述了样品分解和Re-Os分离富集的主要方法,重点对ICP-MS法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做了较详尽的介绍,包括质量分馏校正、干扰校正、含量初测、取样量的确定、稀释剂的稀释比及稀释剂加入量等,以确保高精度测试;评述了ICP-MS最常见的测定对象-辉钼矿中Re-Os的失耦现象及降低其对Re-Os同位素定年影响的对策,文中描述了由测定同位素比值计算含量时的误差传递公式并重申了最佳稀释比。最后,指出了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中应该关注的工作方向。
|
|
|
|
1 |
刘亚轩;李庆霞;董永胜;孙晓玲;张勤;;ICP-MS法在元素活动态分析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0年04期 |
2 |
王瑞廷,毛景文,赫英,王东生;Re-Os同位素体系在矿床地球化学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2005年01期 |
3 |
黄冬根;廖世军;党志;;钨精矿中杂质元素ICP-MS测定方法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2期 |
4 |
王君;卫蓉;骆少勇;Richard Dawson;;基于ICP-MS的滇池水稀土元素定量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年05期 |
5 |
张彦斌;程忠洲;李华;;硫脲树脂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超痕量金、银、铂、钯[J];分析试验室;2006年07期 |
6 |
赵淑权;李福生;谈明光;黄士斌;胡和平;项希桥;朱国英;;稀土放射性分析的比对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07年02期 |
7 |
张平;齐剑英;杨春霞;陈永亨;;分级提取ICP-MS法考察黄铁矿中重金属的相态分布[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06期 |
8 |
佘玲珠;秦颍;罗武干;黄凤春;李桃元;;利用稀土等微量元素示踪鄂西北一带古代绿松石的产地[J];稀土;2009年05期 |
9 |
刘晔;柳小明;胡兆初;第五春荣;袁洪林;高山;;ICP-MS测定地质样品中37个元素的准确度和长期稳定性分析[J];岩石学报;2007年05期 |
10 |
李志强;李占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金[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06期 |
11 |
周丽萍,李中玺;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银、镉、铋[J];分析试验室;2005年09期 |
12 |
徐九华;谢玉玲;刘建明;朱和平;贾长顺;;玲珑-焦家式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J];岩石学报;2005年05期 |
13 |
李冰;;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地质论评;2006年06期 |
14 |
杨刚,杜安道,卢记仁,屈文俊,陈江峰;金川镍-铜-铂矿床块状硫化物矿石的Re-Os(ICP-MS)定年[J];中国科学D辑;2005年03期 |
15 |
宋丽华;金一;;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ICP-MS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金的比较[J];分析试验室;2009年S2期 |
16 |
聂西度;符靓;;高岭土化学组成的ICP-AES和ICP-MS准确测定[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
17 |
陈爱芳;;ICP-MS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40多种微量、痕量、超痕量元素[J];甘肃冶金;2010年05期 |
18 |
靳新娣;李文君;吴华英;张连昌;杜安道;;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进展及ICP-MS精确定年测试关键技术[J];岩石学报;2010年05期 |
19 |
段瑞春;王浩;凌文黎;杨红梅;;缺氧沉积物及其衍生物的Re-Os同位素定年与示踪[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0年03期 |
20 |
刘玉龙,杨刚,陈江峰,杜安道,谢智;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铁矿床黄铁矿Re-Os定年[J];科学通报;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