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良迁;华北近年水平形变与地震关系的研究[J];东北地震研究;1999年04期 |
2 |
顾国华,张晶,王武星;关于2001年昆仑山8.1级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的讨论[J];地震学报;2003年06期 |
3 |
苏达权,王跃;导航型GPS在海上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卫导数据随机噪声处理[J];热带海洋;1997年03期 |
4 |
潘宝玉,王贵祥;3S技术集成及其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J];山东地质;1998年04期 |
5 |
成小平;我国的国家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建设[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9年05期 |
6 |
李建成,畅毅,董兰生,赵世万;陕甘宁盆地大地水准面精化问题研究[J];物探装备;1999年04期 |
7 |
萧佐,张东和;通过GPS测量数据研究电离层电子总含量的逐日变化[J];空间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
8 |
孟国杰,赵承坤,顾国华,牛红叶,郑贵明,孙淑英;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首期观测数据处理[J];地震;2001年01期 |
9 |
于长春,熊盛青,董继国;数字地形模型数据获取方法及精度分析[J];物探与化探;2001年03期 |
10 |
伍吉仓,许厚泽,丁晓利,刘国祥;台湾集集大地震断层非均匀滑动分布的反演[J];测绘学报;2002年S1期 |
11 |
许才军,董立祥,施闯,李延兴,胡新康;华北地区GPS地壳应变能密度变化率场及其构造运动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2年04期 |
12 |
杨国华,李延兴,韩月萍,胡新康,巩曰沐;由GPS观测结果推导中国大陆现今水平应变场[J];地震学报;2002年04期 |
13 |
张东和,肖佐,古士芬,叶宗海;2000年4月6—8日磁暴期间电离层TEC观测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
14 |
李延兴,郭良迁;云南中北部地区水平形变应变场研究[J];中国地震;2002年02期 |
15 |
张希,江在森,张晓亮,王双绪;华北地区近期地壳水平运动的非震负位错反演[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2年03期 |
16 |
乔成斌,李茂堂,张瑞青;用于地震调查的航空红外遥感实时传输系统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2年03期 |
17 |
谢觉民,杨国华,薄万举;北京地区区域性形变场与近期强震危险性研究[J];华北地震科学;2002年01期 |
18 |
许忠淮,石耀霖;岩石圈结构与大陆动力学[J];地震学报;2003年05期 |
19 |
陈兵,江在森,张四新,张晓亮,薛富平;1986年门源地震(M_S6.4)过程地形变演化特征及块体模型解析[J];西北地震学报;2003年03期 |
20 |
吴云,孙建中,乔学军,王辉,张燕,施顺英;GPS揭示的现今地壳运动与地震前兆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