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摘要】:正A statistical study of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 of GPS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 and irregularity in the polar latitude is presented.These measurements were made at Ny-Alesund,Svalbard[78.9°N,11.9°E;75.8°N corrected geomagnetic latitude(CGMLat)]and Larsemann Hills,East Antarctica(69.4°S,76.4°E;74.6°S CGMLat) during 2007-2008.It is found that the GPS phase scintillation and irregularity activity mainly takes place in the months 10,11 and 12 at Ny-Alesund,and in the months 5, 6 at Larsemann Hills.The seasonal pattern of phase scintill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st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GPS phase scintillation occurrence is a local winter phenomenon, which shows consistent results with past studies of 250 MHz satellite beacon measurements.The occurrence rates of GPS amplitude scintillation at the two stations are below 1%.A comparison with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IMF) B_y and B_z components shows that the phase scintillation occurrence level is higher during the period from later afternoon to sunset(16-19 h) at Ny-Alesund, and from sunset to pre-midnight(18-23 h) at Larsemann Hills for negative IMF components.The findings seem to indicate that the dependence of scintillation and irregularity occurrence on geomagnetic activity appears to be associated ith the magnetic local time(MLT).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良迁;华北近年水平形变与地震关系的研究[J];东北地震研究;1999年04期
2 顾国华,张晶,王武星;关于2001年昆仑山8.1级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的讨论[J];地震学报;2003年06期
3 苏达权,王跃;导航型GPS在海上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卫导数据随机噪声处理[J];热带海洋;1997年03期
4 潘宝玉,王贵祥;3S技术集成及其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J];山东地质;1998年04期
5 成小平;我国的国家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建设[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9年05期
6 李建成,畅毅,董兰生,赵世万;陕甘宁盆地大地水准面精化问题研究[J];物探装备;1999年04期
7 萧佐,张东和;通过GPS测量数据研究电离层电子总含量的逐日变化[J];空间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8 孟国杰,赵承坤,顾国华,牛红叶,郑贵明,孙淑英;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首期观测数据处理[J];地震;2001年01期
9 于长春,熊盛青,董继国;数字地形模型数据获取方法及精度分析[J];物探与化探;2001年03期
10 伍吉仓,许厚泽,丁晓利,刘国祥;台湾集集大地震断层非均匀滑动分布的反演[J];测绘学报;2002年S1期
11 许才军,董立祥,施闯,李延兴,胡新康;华北地区GPS地壳应变能密度变化率场及其构造运动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2年04期
12 杨国华,李延兴,韩月萍,胡新康,巩曰沐;由GPS观测结果推导中国大陆现今水平应变场[J];地震学报;2002年04期
13 张东和,肖佐,古士芬,叶宗海;2000年4月6—8日磁暴期间电离层TEC观测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14 李延兴,郭良迁;云南中北部地区水平形变应变场研究[J];中国地震;2002年02期
15 张希,江在森,张晓亮,王双绪;华北地区近期地壳水平运动的非震负位错反演[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2年03期
16 乔成斌,李茂堂,张瑞青;用于地震调查的航空红外遥感实时传输系统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2年03期
17 谢觉民,杨国华,薄万举;北京地区区域性形变场与近期强震危险性研究[J];华北地震科学;2002年01期
18 许忠淮,石耀霖;岩石圈结构与大陆动力学[J];地震学报;2003年05期
19 陈兵,江在森,张四新,张晓亮,薛富平;1986年门源地震(M_S6.4)过程地形变演化特征及块体模型解析[J];西北地震学报;2003年03期
20 吴云,孙建中,乔学军,王辉,张燕,施顺英;GPS揭示的现今地壳运动与地震前兆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K.Yumoto;;Effects of geomagnetic storm on GPS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s at Sany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余涛;王云冈;毛田;曾中超;王劲松;;利用单站电离层测高仪与GPS数据的同化反演试验[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电离层与电波相互作用、空间天气事件数值模拟[C];2011年
3 余涛;毛田;王云冈;曾中超;;利用同化方法进行GPS数据三维电离层反演[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Variation of GPS-TEC in Hainan and comparisons with ionogram-derived and IRI TEC[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彭懋磊;;基于Bernese5.0的高采样率GPS数据在地表形变动态监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苏小宁;孟国杰;;单历元高频GPS在地震学中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裔文;徐继生;马淑英;;基于GRACE卫星GPS双频信标测量的天基层析及其初步结果[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肖儒雅;何秀凤;常亮;;GPS可降水量在降雨及洪水预报中应用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9 ;Dynamic modeling for crustal deformation in China:comparisons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and the recent GPS dat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薄万举;;GPS展示的中国大陆主要相对变形特征及强震活动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剑;GPS电离层观测技术及其在地震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张林广;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3 丁开华;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武艳强;三维数值流形方法研究及其在地学中的初步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2年
5 姚仕明;三峡葛洲坝通航水流数值模拟及航运调度系统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6 罗明璋;脉冲电磁法理论研究与硬件实现[D];长江大学;2012年
7 马英杰;基于3GS的核勘查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莹;GNSS电离层掩星反演技术及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郝明;基于精密水准数据的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垂直运动与典型地震同震及震后垂直形变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2年
10 赵丽华;区域地壳运动模型实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兵;GPS技术在山区石油地震勘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刘俊清;GPS测量技术在长白山火山形变监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3 陈凤华;基于导航信号的电离层闪烁S4指数提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4 卢祥弘;GPS同步校频技术在三维电磁采集系统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5 张效亮;利用GPS观测数据评估川滇南部地区活动断裂地震危险性[D];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09年
6 李建勇;利用GPS数据研究地震电离层TEC异常[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0年
7 肖宏波;电离层层析成像及掩星反演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冯丽丽;基于GPS和跨断层水准测量的关中地区现今地壳水平与垂直运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陈斌;太阳耀斑电离层效应的统计分析与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5年
10 李超;GPS观测软件的实现和厦门地区电离层TEC初探[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焦莉莉 通讯员 李凯;利用GPS可自动采集野外数据[N];石家庄日报;2010年
2 记者 王卫英;我市启动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项目[N];金华日报;2008年
3 李丹凤;地球周围惊现新磁气圈[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庞革平;历时8年,中越陆地边界全部勘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徐娜;珊瑚可以预测地震[N];大众科技报;2009年
6 特约记者 黄普根 通讯员 熊彩虹;东方物探仪器更新推动采集能力提升[N];中国石油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周飞飞 (艾子);地震研究:在反思中前进[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颜园园;我国在珠峰建成首个无人值守地震台[N];中国质量报;2009年
9 通讯员 蔡子颖;华北空气中水资源潜势研究4月启动[N];中国气象报;2010年
10 记者 陈薇 实习生 林婧;地震监测网络年内覆盖全市[N];闽东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