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球物理学中关于电磁波勘探研究通常采用的是地球半空间模型.然而,对于几十公里的有限长电缆源(长偶极源),远距离电磁波场探测必须要考虑电离层的影响,它是一个全空间问题.关于包含电离层、空气层和地球介质(我们称"地电离层"模式)的电磁波场特征的研究在国外较少,国内几乎是空白.本文采用全空间积分方程法首先对小尺度的可控源电磁波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由于此时电离层的影响可忽略,它应该和半空间成熟的CSΛMT模拟结果一致,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是一致的,验证了全空间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随后进行了50km长电缆电离层和空气层高度都为100 km的"地-电离层"模式大尺度电磁波场模拟,以探讨大尺度可控源电磁波场的特征.给定频率的"地电离层"模式电磁场的衰减曲线表明长电缆远距离电磁波场由于受电离层的作用存在衰减逐渐变小的过渡场和衰减变小的波导场.为了探讨复杂介质"地电离层"模式电磁波特征,对"地电离层"模式的典型地盾和地台多层介质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偶极源长度50 km、电流200Λ、收发距离远达1 600 km和2500km的合理的电磁场结果.最后,对一简单含油储层结构模型进行了长偶极、大功率、远距离电磁波场响应计算.储层横向不均匀复杂结构模拟的结果表明,考虑电离层和大气层的"地-电离层"模式大尺度深层复杂介质模拟时,电磁场对深部目标体仍有很好的异常响应.
|
|
|
|
1 |
周明海,唐国益,杨青;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简称CSAMT)在铀金地质中的应用[J];铀矿地质;1994年02期 |
2 |
王永涛,陶德强;宽频CSAMT法在强干扰区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年S1期 |
3 |
张国鸿;李仁和;张良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若干方法技术问题的探讨[J];安徽地质;2009年02期 |
4 |
肖芊,肖猛荣,卢轶,肖;遥感技术在水源勘查中的应用[J];东北煤炭技术;1994年03期 |
5 |
杨文钦,李秀晗,王永军,邵卫东,孙刚,赵子胜;复杂条件下的地面电法勘探[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4年05期 |
6 |
顾勇;;V8多功能电法仪及其方法技术[J];新疆有色金属;2009年S1期 |
7 |
沈飚;何继善;;电磁波拟地震波波动方程理论及正演模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3年04期 |
8 |
邝广;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场区校正[J];中国煤田地质;1996年03期 |
9 |
张锐;魏文博;;利用慢衰减高频电磁波的逆散射进行电磁法测深的可行性理论研究[J];现代地质;2007年03期 |
10 |
孙建国;高吸收地区的电磁波场特点与钻孔电磁波法的工作频率选择[J];物探与化探;1987年04期 |
11 |
闫志勇;牛作亮;周为;闫焱;;综合物探方法在寻找斑岩型钼矿中的应用实例[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0年05期 |
12 |
科斯明斯卡娅;张君仪;;国际可控源地震学委员会例行工作会议概况[J];国际地震动态;1984年08期 |
13 |
;Geophysics,No.2,1993论文文摘[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3年06期 |
14 |
李金铭;电法勘探方法发展概况[J];物探与化探;1996年04期 |
15 |
Edward A.Nichols;杨巨保;;寻找地下水的可控源大地电磁法[J];国外油气勘探;1996年01期 |
16 |
王一新,钟慧智,姚治龙,杨生;可控源声频电磁测深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河南石油;1995年02期 |
17 |
吕绍林,何继善,李舟波;瓦斯突出地球物理场的响应特征[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8 |
刘海滨,佟文琪;碳酸盐岩地区电磁波场的特性分析[J];世界地质;1996年01期 |
19 |
周成当,杨体源;井中低频声激发极化电场理论模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年02期 |
20 |
杨峰;彭苏萍;马建伟;何爽;;乌达煤田地下燃烧状况雷达探测谱分析算法[J];煤炭学报;201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