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深水崎岖海底地震数据成像方法与应用

常旭  刘伊克  杜向东  李绪宣  
【摘要】:本文针对深水崎岖海底地震数据深部成像困难的问题,讨论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域保幅偏移的基本理论,利用数值模型验证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域保幅偏移算法的保持振幅特性,给出了该方法与非保幅偏移方法对于复杂构造成像精度的对比,证明了保幅偏移方法可以提高复杂构造的成像精度.本文还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域保幅偏移算法应用到实际资料的处理中,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崎岖海底对深部地层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礼,葛勇;深水崎岖海底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的必要性[J];中国海上油气;2005年01期
2 王红落,陈中州,常旭;波动方程基准面延拓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2期
3 何敏;朱明;汪瑞良;连世勇;吴湘杰;;白云深水崎岖海底区时深转换方法探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3期
4 陈宝书,李松康,张丽焕;地震资料叠前偏移处理技术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1年05期
5 梁栋;唐小彪;;叠前深度偏移及其配套技术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6 李振春;朱绪峰;韩文功;;真振幅偏移方法综述[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8年01期
7 汪勇;顾汉明;范宝仓;;崎岖海底下伏地层的地震波照明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7期
8 J.F.克雷尔伯特;;地球物理资料处理基础[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9年04期
9 谢靖;波动方程的有限元解法[J];石油物探;1981年03期
10 Г.М.齐布里奇克;赵雪涛;;波场的延拓与波动方程的反演问题[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86年02期
11 马在田,纪少游;标量波动方程全倾角有限差分偏移[J];地球物理学报;1988年06期
12 杨文采;非线性波动方程地震反演的方法原理及问题[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2年01期
13 周辉,徐世浙,刘斌,何樵登;各向异性介质中波动方程有限元法模拟及其稳定性[J];地球物理学报;1997年06期
14 金孟哲,金星;波动方程可变参数偏移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年01期
15 陈树文,刘洪,李幼铭;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准三维算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年04期
16 徐中信;地震波沿射线延拓的计算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78年04期
17 王遵让;;波动方程边界值偏移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5年01期
18 任甲祥,杜世通,俞康胤;垂向不均匀介质中波传播特点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87年01期
19 沈建国;;泥质砂岩在超声测井条件下的弹性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20 余寿绵;;声波测井中首波的物理机制[J];测井技术;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旭;刘伊克;杜向东;李绪宣;;深水崎岖海底地震数据成像方法与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雷秀丽;李振春;;稳定成像条件在保幅叠前深度偏移中的应用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辉;徐世浙;刘斌;;波动方程数值模拟[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耿伟峰;王尚旭;王润秋;;ADPI法在波动方程地震正演中的应用[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马延路;周蕙兰;;一个基于SEM求解波动方程的MATLAB实现[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伊克;常旭;卢孟夏;Hongchuan Sun;;目标函数迭前保幅偏移方法与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平平;常旭;;保幅偏移中的权函数[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何兵红;吴国忱;;基于单程波动方程的地震波衰减正演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贾晓峰;王润秋;胡天跃;;求解地震波波动方程的任意差分精细积分法[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何英;王华忠;马在田;;复杂地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成像[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辉;复杂介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及偏移速度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2 杨午阳;粘弹性波动方程保幅偏移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年
3 刘定进;波动方程保幅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孙歧峰;基于任意广角波动方程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崔建军;复杂构造成像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6 沈操;基于波动方程的自由界面多次波压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7 袁修贵;多分辨分析理论与深度成像和地震数据处理[D];中南大学;2005年
8 李晶;面波在地震波场中的特性研究及其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陈生昌;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与速度建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2年
10 李万万;基于波动方程模拟的地震采集参数论证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杰;Hartley变换在地震偏移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2 曹守山;复杂地质体的地震波场成象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3 朱绪峰;单程波方程的保幅偏移及其角度域成像[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杨莹;二维地震波场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刘田田;起伏地表波动方程有限差分基准面校正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李卫志;双相介质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朱莉;基于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偏移速度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吉宏泰;单程波动方程偏移算法浅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黎殿来;波动方程时域有限差分地震正演建模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吴娟;基于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的地质解释误差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王巧然通讯员 李芬;女博士石玉梅科研成果获SEG高度评价[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王跃;为地球做"CT扫描"[N];中国石化报;2006年
3 通讯员 李金生;山地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N];中国石油报;2006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赵博;丘成桐纵论数理结合关注地震研究[N];文汇报;2008年
5 王金法 李新颖;叠前成像软件系统在胜利油田问世[N];中国石化报;2005年
6 许崇宝 徐波 宋嗣麒;山东局物测队煤田岩性地震勘探取得突破[N];中煤地质报;2007年
7 彭冬梅;叠前偏移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