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纪念李世雄教授去世一周年

刘洪  
【摘要】:在李世雄教授去世一周年之际,本文以笔者工作的领域为例,阐述他近20年来通过李群和李代数、微局部分析、调和分析、小波分析、独立分量分析方面的基础研究,为保结构方法在地震成像研究中的引入、反假频高频重建在储层预测中的引入作出的重要贡献.从而表达对李世雄教授的高尚人品和精妙学术教学水平的由衷敬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物探技术研究所[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纪念李世雄教授去世一周年[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鹏;陆文凯;;利用局部倾角的地震成像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齐诚;陈棋福;陈颙;;利用背景噪声进行地震成像的新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C];2008年
4 吴世林;肖书安;;隧道地震成像理论与应用案例[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Ⅱ)[C];2009年
5 陆道林;李向阳;狄帮让;;碳酸盐岩储层各向异性地震成像[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喜武;刘洪;刘彬;;反假频非均匀地震数据重建方法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四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油气·矿产·水资源)[C];2004年
7 王红落;常旭;;基于波场延拓方法的地震成像[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朱海波;;煤层气地震成像方法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孙福利;王真理;郝天珧;李欣;;南海南部深部结构的复杂构造地震成像[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10 孙晶梅;方伍宝;林伯香;孙成龙;;复杂地表复杂构造地震成像技术软件研发[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樊长江;滨里海盆地典型盐下碳酸盐岩油藏地震成像和储层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吴常玉;中深层砂砾岩体叠前地震成像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3 张研;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地震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4 李军;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袁修贵;多分辨分析理论与深度成像和地震数据处理[D];中南大学;2005年
6 陈凌;小波束域波场的分解、传播及在地震偏移成像中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荣;井中地震成像及多参数综合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陈颖;松辽盆地徐东地区火成岩地震成像及预测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3 刘国峰;弯曲射线Kirchhoff积分叠前时间偏移及并行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孙安辉;区域地壳速度结构的天然地震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7年
5 陶焕坤;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地震采集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丁梁波;波场外推二维地震成像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7 戴海涛;塔里木盆地库车复杂山地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王琨;基于快速多项式时频变换的地震资料去噪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海福;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冀东油田某工区的应用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王鹏燕;基于共成像点道集的层析速度反演[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金法 李新颖;叠前成像软件系统在胜利油田问世[N];中国石化报;2005年
2 刘峰;地震成像系统助力金属矿攻深找盲[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邓道静;贴近生产解难题 当好“推进器”[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王跃;为地球做"CT扫描"[N];中国石化报;2006年
5 汪华南朱海波;层析成像技术面临挑战[N];中国石化报;2007年
6 特约记者 陈文婷 鲍卫东;金属矿勘探“新利器”即将面世[N];中国矿业报;2009年
7 邓道静 王跃 蔡杰雄;地震勘探“CT扫描仪”实现工程化[N];中国石化报;2010年
8 记者 宋杰;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启动[N];中国石油报;2006年
9 解洁清;总局物探院引进全新物探处理系统[N];中煤地质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