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程冰洁李小凡龙桂华  
【摘要】:地震波场模拟方法研究对于与波动现象有关的地震学问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目前现有的各种正演算法来说,精度较高的算法(如有限元法、谱元法、高阶有限差分法等),其计算速度较慢;计算速度较快的算法(如低阶有限差分法、付氏伪谱法等)计算精度却比较低.为了兼顾地震波场模拟的精度与速度,本文推出了一种快速的、高精度地震波场模拟方法(基于Forsyte广义正交多项式的褶积微分算子法),该方法是以计算数学中的Forsyte广义正交多项式插值函数为基础,构建一个新的褶积微分算子,并将该算子引入到地震波动方程的一阶速度-应力方程的空间微分运算中去,采用时间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算子替代普通的差分算子以匹配高精度的褶积微分算子,从而构造一种全新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同时具有广义正交多项式方法的高精度和短算子低阶有限差分算法的高速度.通过对算子长度的调节及算子系数的优化,可同时兼顾波场解的全局信息与局部信息.复杂非均匀介质模型中的波场数值模拟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贺同江;刘红艳;李小凡;;粘弹性介质地震波传播的褶积微分算子法数值模拟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10年04期
2 程冰洁;李小凡;;2.5维地震波场褶积微分算子法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4期
3 刘红艳;李小凡;张美根;;非均匀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8年03期
4 贺同江;刘红艳;李小凡;;褶积微分算子法数值模拟的边界问题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年06期
5 戴志阳,孙建国,查显杰;地震波混合阶褶积算法模拟[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5年02期
6 滕吉文,张中杰,杨顶辉,张霖斌,魏计春;各向异性介质中褶积微分算子法三分量地震资料的数字仿真[J];石油物探;1995年03期
7 陈伟;起伏地表条件下二维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1期
8 喻振华;冯德山;;粘弹性介质中跨孔波场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正演模拟[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8年04期
9 陈沫;;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地震波场逆时偏移[J];岩性油气藏;2009年04期
10 滕吉文,张中杰,王爱武,魏计春,吉连祥;弹性介质各向异性研究沿革、现状与问题[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2年04期
11 杨顶辉,滕吉文,张中杰;三分量地震波场的近似解析离散模拟技术[J];地球物理学报;1996年S1期
12 孙成禹;印兴耀;;三参数常Q粘弹性模型构造方法研究[J];地震学报;2007年04期
13 窦玉坛;郭常升;毛中华;丁伟;;井间地震波动方程正演数值模拟及其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6期
14 曹志勇;王伟;杨德义;李飞;;煤田陷落柱波场模拟与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S2期
15 刘志敏;包吉山;;高阶有限差分地震波场正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9年01期
16 苗永康,綦忠,单联瑜,王修田;稳定波束法地震波场模拟技术[J];石油物探;2002年04期
17 李锋,曹凯,黄德芹,任玉秀;震源深度对低速带区地震波传播特征的影响[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02期
18 李信富;李小凡;张美根;;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综述[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19 严九鹏;王彦宾;;重叠区域伪谱法计算非均匀地球介质地震波传播[J];地震学报;2008年01期
20 李刚;黄明;邹时林;;地震波场最大能量扫描法预测煤层瓦斯的应用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冰洁;李小凡;龙桂华;;基于广义正交多项式褶积微分算子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一琼;李小凡;俞言祥;汪文帅;;基于辛格式奇异核褶积微分算子的弹性波场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一琼;李小凡;朱童;;基于辛格式奇异核褶积微分算子的地震标量波场模拟[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鲁明文;李小凡;张美根;;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波干涉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红;陈晓非;;地震波场的地形校正[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碧星;兰从庆;;水平多层介质地层中地震波场及面波激发机制研究[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张美根;李小凡;;复杂裂缝介质中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华忠;马在田;;三维地震波场深度外推消除与地面有关的噪音[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兰海强;张忠杰;;起伏地表条件下各向异性介质中三维地震波场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伍先运;余仕成;王克协;李幼铭;;可渗性地层多层地震波场的分析及面波频散特性[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玉广;庐枞盆地金属矿地震波场精细模拟及属性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唐启军;裂隙单斜介质地震波场正演模拟及AVO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蔡涵鹏;基于地震资料低频信息的储层流体识别[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驰;基于声—地震耦合的声波探雷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胡朝元;薄煤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邹冠贵;孔隙介质地震波传播及衰减特征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7 李东会;煤储层各向异性波场模拟与特征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8 李勤;VTI介质多波射线追踪及各向异性参数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9 高庆柱;地下采矿活动声源实时定位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刘振东;泌阳凹陷复杂断裂带地震勘探采集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子良;地震波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用中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和少伟;弹性介质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D];长江大学;2012年
3 柏青;桥桩下伏岩溶探测的地震波组合检波器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黄元元;深埋隧道中地震波场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朱珠;二维模型的地震波场与大地电磁场数值模拟与响应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李瑞强;煤矿采空区的地震波场特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任士房;声电效应在隧道地震波场物理模拟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李导;基于振幅控制的Q补偿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大伟;断层处地震波传播的弹性动力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刘媛媛;含多组多尺度裂缝介质的地震波响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开峰;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地震波场参数化技术获奖[N];中国矿业报;2004年
2 邓道静;油气演变有望在屏幕上重现[N];中国石化报;2002年
3 通讯员 李江辉 本报记者 孙明河;寻找那一双明亮的眼睛[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