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忠,王道轩,林伟,王清晨;库车坳陷中-新生界碎屑组分对物源类型及其构造属性的指示[J];岩石学报;2004年03期 |
2 |
旷红伟,高振中,翟永红,彭德堂,刘学峰;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第三系储层特征研究[J];石油学报;2003年01期 |
3 |
申延平,吴朝东,岳来群,谢小建;库车坳陷侏罗系砂岩碎屑组分及物源分析[J];地球学报;2005年03期 |
4 |
李双建;王清晨;;库车坳陷第三系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构造背景和物源属性的指示[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6年03期 |
5 |
贾进华;新疆库车坳陷中、新生界碳酸盐岩及其成因意义[J];古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
6 |
旷红伟,高振中,彭德堂,刘学峰,何幼斌;库车坳陷新生界低弯度河三角洲沉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6期 |
7 |
王子煜;库车坳陷西部中新生代地层岩石物理和力学性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年03期 |
8 |
白学鹏,谢大庆;库车坳陷天然气勘探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的地位[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6期 |
9 |
张明利,谭成轩,汤良杰,江万,杨美伶,曾联波;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分析[J];地球学报;2004年06期 |
10 |
曾联波,周天伟,吕修祥;构造挤压对库车坳陷异常地层压力的影响[J];地质论评;2004年05期 |
11 |
李忠,郭宏,王道轩,林伟;库车坳陷-天山中、新生代构造转折的砂岩碎屑与地球化学记录[J];中国科学D辑;2005年01期 |
12 |
蒋有录,张乐,鲁雪松,李景明,王红军;基于ANSYS的应力场模拟在库车坳陷克拉苏地区的初步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5年04期 |
13 |
周庆凡;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勘探远景评价[J];新疆石油地质;1999年03期 |
14 |
贾承造,陈汉林,杨树锋,卢华复,周宇章;库车坳陷晚白垩世隆升过程及其地质响应[J];石油学报;2003年03期 |
15 |
孙金山,刘国宏,孙明安,王朝霞;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评价[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
16 |
徐士林,吕修祥,杨明慧,马玉杰,刘洛夫;库车坳陷膏盐岩对异常高压保存的控制作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7 |
张仲培,林伟,郭宏,宋文杰,王清晨;库车坳陷第三纪断层滑动分析与古构造应力恢复[J];地质科学;2004年04期 |
18 |
肖建新,林畅松,刘景彦;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白垩系沉积古地理[J];现代地质;2005年02期 |
19 |
李剑,谢增业,李志生,罗霞,胡国艺,宫色;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天然气气源对比[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05期 |
20 |
寿建峰,斯春松,朱国华,王少依,皮学军,李启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下株罗统砂岩储层性质的控制因素[J];地质论评;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