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实现稀疏反褶积的预条件双共轭梯度法

刘喜武  刘洪  
【摘要】:地震勘探稀疏反褶积计算一般要导出一个Toeplitz矩阵的线性系统,通常可以用矩阵求逆、Levison递推及共轭梯度等方法直接求解。当Toep litz矩阵的条件数很大时,数值稳定性差,甚至无法求解。使用共轭梯度法,在矩阵的对角元素上加入规则化因子,可以改善这种情况,但不能彻底解决数值稳定性和精度问题。若求解最小二乘问题的原始问题,结果会好些。线性系统形式的细微改变,将导致不同的数值计算特性。在规则化策略基础上,可巧妙地构造稀疏反褶积的问题原型,引入预条件,采用双共轭梯度法求解,从而实现稀疏反褶积,获得较好结果。数值算例表明,预条件双共轭梯度法比直接稀疏反褶积方法收敛快、精度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卫加宁,王伟沧,皮新明,章社生;一类虚拟边界预条件多重网格并行算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1年01期
2 黄文彬,许传炬;Poisson方程谱元法的一个有限元预条件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孙丽英;线性方程组的AOR预条件迭代法的两个性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庄伟芬,卢琳璋;(I+S_(max))预条件Gauss-Seidel迭代法进一步探索[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5 李铮,邵新慧,李长军;矩阵B~TA~(-1)B的特征值估计及预条件处理[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6 雷刚;畅大为;王慧勤;;预条件[I+C(α)]加速2PPJ型方法的收敛性[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卫加宁,章社生,Yakup Paker;区域分裂并行计算中预条件迭代若干性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1年02期
8 雷刚;;两类预条件后SOR迭代法收敛性的比较[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李荣;畅大为;;(I+S_(max))预条件的2PPJ迭代方法及比较定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黄文彬,许传炬;二维Poisson方程谱元法有限元预条件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1 雷刚,王慧勤;一类预条件下2PPJ型方法收敛性的加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2 李宏峰;王慧勤;杨亚强;;预条件下2PPJ型方法收敛性的加速[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3 雷刚;王慧勤;畅大为;;预条件下2PPJ型方法收敛性的加速[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4 雷刚;王慧勤;;一类新预条件下AOR迭代法收敛性的讨论[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5 王慧勤;雷刚;;预条件P_c=(I+C)后SSOR迭代法收敛性的加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6 雷刚;王慧勤;;一类预条件后AOR迭代法中的最优参数选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17 雷刚;;两类预条件后迭代法收敛性的讨论[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8 薛秋芳;戴芳;陈娟娟;;预条件SOR迭代法和AOR迭代法的比较[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9 孙令亮;用零向量做初始值的增广系统的极小残量法[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20 张健飞,姜弘道;适合于求解边界元方程组的GMRES算法的实用化和并行化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喜武;刘洪;;实现稀疏反褶积的预条件双共轭梯度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2 梅金顺;刘洪;;预条件方程组及其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四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油气·矿产·水资源)[C];2004年
3 孙树立;陈璞;;求解多右端向量方程组的块共轭梯度法及其相关研究进展[A];计算爆炸力学进展[C];2006年
4 吴建平;李晓梅;;块三对角线性方程组不完全分解预条件的一种并行化方法[A];全国计算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和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正光;结构布局修改静力重分析的预条件共轭梯度法[D];吉林大学;2004年
2 吴建平;稀疏线性代数方程组迭代法中的预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3 张振宇;数值线性代数中的若干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4 秦梅;一类奇异方程组的求解和扰动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5 刘福体;线性方程组迭代求解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胜;不定椭圆问题有限体积法的算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冯晓莉;椭圆和抛物方程的几类不适定问题[D];兰州大学;2010年
8 张乃敏;相容和不相容奇异线性方程组的算法与扰动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9 曹艳华;鞍点问题的迭代方法[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文军;线性方程组的预条件迭代法和误差估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炜;线性方程组新的预条件迭代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孟国艳;SAOR-AL预条件共轭梯度法[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4 刘翠;离散正弦变换与TOEPLITZ系统的快速算法与并行算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5 薛秋芳;一类矩阵的AOR迭代收剑性分析及两种预条件迭代的收敛性定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柳卫东;一类预条件迭代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丹;两类矩阵的预条件迭代法的收敛性[D];扬州大学;2009年
8 武瑞婵;蛋白质折叠问题的优化模型及并行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卢晓平;精化块共轭梯度法及其应用[D];复旦大学;2007年
10 李雪;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若干迭代法的收敛性分析[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