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孙晓慧  
【摘要】: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要实在孝道教育之外,家长的教育尤为重要,家长教育素养是指的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为子女创造的氛围等多种必要的条件所需要的素养。其中主要包括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其自身所具备的教育能力和其自身拥有的教育知识的水平。我们的家长作为子女成长过程中在校教育之外的另一大教育主力。其教育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质量,这对孩子的成长以及对孩子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为此,本文九家长教育素养在教育中的地位以及方法进行分析。体现家长教育素养的提升是教育中关键因素这一观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侯小兵;许庆豫;;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创新教育素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12期
2 熊青平;唐祚君;宋清华;曹慧敏;周裕志;;教师智慧教育素养提升的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1年05期
3 乔晓华;;教师国际理解教育素养及其养成路径探析[J];高教论坛;2021年02期
4 张婷;侯婷婷;;《国标》引领下的教师融合教育素养职前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0年02期
5 王彦波;;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内涵及职前培育策略[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02期
6 王雁;范文静;张文秀;周丹;;学校融合氛围对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影响:教师能动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0年08期
7 张夫伟;;教师的公民教育素养及其提升[J];教育文化论坛;2019年01期
8 周春艳;;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困境和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7年04期
9 吴小叶;;家长教育素养: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成人教育;2015年07期
10 朱应荣;;重视科学教育 提升科学素养——略论提高小学生科技教育素养策略[J];新课程;2020年12期
11 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10期
12 顾萌;;如何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8年09期
13 朱婷婷;;教育素养:高校教师的首要素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年33期
14 ;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的教育素养[J];教师博览;2006年02期
15 徐伟锋;;“开”“立”“请”“行”——幼儿祖辈教育素养提升策略略谈[J];家教世界;2017年09期
16 肖盛怀;;《班主任修炼之道》价值所在[J];新班主任;2017年07期
17 龚天羽;;改变不配合家长态度的策略[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7年06期
18 李丽;;成长之路应与阅读相伴[J];湖南教育(A版);2017年09期
19 马列;;论教师现代教育素养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0 钟铧;教师不能承受之重——质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J];教育文汇;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2条
1 孙晓慧;;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是教育的关键因素[A];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三)[C];2021年
2 孔小美;;架起师生友谊桥梁,提高教师教育素养[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搭建专业发展平台 提升教师教育素养[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4 李志刚;;新形势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一)[C];2016年
5 王翠侠;;阅读为心灵打开一扇窗[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汉字文化卷四)[C];2016年
6 赖双;;用爱感化后进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7 徐庞;;临夏地区高中学生性格变化的特点及因材施教[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范明松;韩晓娟;;教师的个体形象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倪娟;;反思,促思维育智慧[A];第五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思维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13年
10 姜广平;;我们呼唤真正的素养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11 余凤霞;;基于家长教育素养建设的城乡教育均衡策略探究——以安徽省中小学订阅号家校平台建设为例[A];第四届皖台基础教育论坛交流文集[C];2015年
12 张建飞;;浅谈中小学综合教育素养[A];学习贯彻教育部教育标准科研成果汇编[C];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夏月;3-6岁幼儿父母家庭教育素养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2 陈红;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本科学生融合教育素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3 耿维;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素养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4 赵沛沛;家校合作提升农村家长教育素养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闫洪波;家园管理视角下提升幼儿祖辈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行动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6 张圣洁;教师教育者的基础教育素养提升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涛;中小学教师环境教育素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
8 崔志月;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曾乐平;学前教育本科生早期融合教育素养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10 唐子涵;巡回指导模式提升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实践研究[D];成都大学;2021年
11 肖丹丹;小学教师性教育素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年
12 李亚杰;当代家长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3 袁舒雯;中小学教师教学生活体验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14 章坤;大学教师教育素养及其养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5 徐静;社会分层视域中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D];湖北大学;2016年
16 周一樨;城市初中生家长教育素养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7 周群;名师专业成长:困境与突破[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8 文旭;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彭庆杰;提高教育素养要从父母抓起[N];陕西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靳晓燕;提升全社会“教育素养”是减负的前提[N];光明日报;2018年
3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黄忠敬;21世纪核心教育素养:社会与情感能力[N];文汇报;2018年
4 侯丽;“树人文库” 提高个人教育素养的五本书出炉[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笑蜀;中国教育,从娃娃抓起不如从父母抓起[N];南方周末;2009年
6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徐洁;保障中小学教师有效实施教育惩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
7 朱永新;如何成为理想父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8 记者 匡丽娜;2020年重庆将建成市级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350所[N];重庆日报;2019年
9 本报特约评论员 刘连志;激励促教育,营造教育春天[N];陇东报;2020年
10 深圳市福田区绿洲小学校长 刘东风;培训校长从“二素养三能力”入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1 李勤余;家长该不该“持证上岗”[N];中国青年报;2017年
12 雷玲;语文名师课堂带给我们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3 瑞金二中 张明泉;做一个有激情,学习型的教师[N];学知报;2011年
14 严华银 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暑假来了,学校如何做暑期培训[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5 媒体评论员 耿银平;“疯狂接送”破坏了规则意识[N];中国教育报;2015年
16 袁浩;教师应该嗜书如命[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7 魏学成;名师课堂怎样模仿?[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8 辽宁省沈阳市实验学校校长 葛海丰;让每个教师都精彩[N];中国教育报;2015年
19 安徽省安庆开发区老峰中心学校 汪跃峰;家访,让老师与学生走得更近[N];江苏教育报;2012年
20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十八中学校长 沈连柱;优秀校长的品质是相通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