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滑坡体生境鸟类群落恢复动态研究
【摘要】: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鸟类群落对气候和环境的改变极为敏感。干扰造成的栖息地破碎化对鸟类的分布、种群数量、繁殖、迁徙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干扰后鸟类群落恢复动态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反映滑坡干扰后动物群落的恢复机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丰富干扰后动物群落研究案例,一方面还可以为评估区域内生态系统恢复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对进一步探讨灾害后动植物群落恢复过程中的协同演化关系以及物种多样性保护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010年4月—2014年12月,采用固定样点监测法对"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0个滑坡体样地和10个非滑坡体样地(未受地震滑坡影响的区域)中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以期了解滑坡体生境中鸟类群落的恢复动态及其与植被盖度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在研究区域共记录到鸟类6目25科87种,其中滑坡体生境中有4目22科66种,以留鸟为主(62.12%),夏候鸟次之(34.85%);(2)滑坡体生境中,鸟类群落物种数量、个体相对数量以及群落物种多样性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群落同年内不同季节优势物种组成有所不同,相同季节不同年间优势物种也有所差异;(3)与非滑坡体生境相比,滑坡体生境鸟类群落物种数量少于非滑坡体生境,有21种鸟类仅在非滑坡体生境中有分布,滑坡体生境鸟类优势物种组成与非滑坡体生境基本相同;(4)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体生境鸟类群落物种数量和物种多样性与生境中草本植物总物种数、灌木植物总物种数以及2 m×2 m样方内平均物种数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植被盖度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生境中植物种类越多,生境为鸟类提供的食物资源也越丰富,对鸟类群落的恢复也就越有利,而植被盖度的变化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并不明显。
|
|
|
|
1 |
黄族豪;刘发;龙进;丛培昊;刘荣国;;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结构[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2 |
罗祖奎;刘文;李振吉;马关卫;潘娟;;贵州草海冬季鸟类群落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
3 |
周放;鼎湖山森林鸟类群落的集团结构[J];生态学报;1987年02期 |
4 |
周放;刘小华;潘国平;;龙胜里骆林区森林鸟类群落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
5 |
刘焕金;苏化龙;申守义;张德斌;郭萃文;;太原市郊汾河防洪固沙林带营巢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1989年03期 |
6 |
张明海,萧前柱,高中信;多样性指数公式在鸟类群落中应用的探讨[J];生态学杂志;1990年05期 |
7 |
丛建国;青州南部山区冬季鸟类群落生态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3年05期 |
8 |
赛道建;济南自然景观变迁对鸟类群落的影响[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
9 |
赵欣如,房继明,宋杰,廖晓东;北京的公园鸟类群落结构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6年03期 |
10 |
赵鲁安,柴雨亭,刘晓龙,朴玉善;现代鸟类群落研究的回顾[J];野生动物;1999年01期 |
11 |
常弘,柯亚永,张国萍,林术,毕肖峰,卢开和;广东南昆山夏季鸟类群落结构及生物量[J];动物学研究;2000年03期 |
12 |
侯建华,武明录,胡永富,张向忠,胡振天;森林/草原过渡地带鸟类群落空间结构研究[J];动物学报;2001年S1期 |
13 |
常弘,王勇军,张国萍,庄平弟,袁喜才;广东内伶仃岛夏季鸟类群落生物多样性的研究[J];动物学杂志;2001年04期 |
14 |
常弘,张国萍,柯亚永,陈里娥;深圳梧桐山夏季鸟类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5 |
黄建华,李汉华;两江机场冬季鸟类群落生态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6 |
须黎军,王昱,陈小麟;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的生态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7 |
赵和生,仇晓林,王国良,王恒根,张旭;黑龙江省小北湖鸟类群落分布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18 |
栾晓峰,刘俊峰,胡忠军,徐宏发,谢一民,杜德昌;上海郊区冬夏季鸟类群落特征比较[J];动物学杂志;2003年03期 |
19 |
栾晓峰,谢一民,杜德昌,徐宏发;上海郊区夏季鸟类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20 |
鲁庆彬,胡锦矗;四川丘陵地区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