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鹑的种群动态及保护现状
【摘要】:通过2007年调查四川茂县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的分布状况、繁殖和种群动态,发现雉鹑的数量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有:1)窝卵数相对恒定,1990年卢汰春等在四川夹金山及其支脉茶平山调查发现3巢,其窝卵数分别为3、3和7枚,平均(4.3土0.31)枚,与本次调查平均窝卵数为4.2枚差异不大。2)营地面和树上两种巢,夹金山雉鹑3巢,2巢营于地面上,1巢营于杜鹃树上;白玉县四川雉鹑4巢,2巢筑于地面,1巢在禾本科草丛下,1巢在柏树Sabina spp.杈上;本调查共记录6巢,地面巢和树上巢各3巢。雉鹑属鸟类是鸡形目鸟类中唯一既营地面巢,又营树上巢的种类,雉鹑营两种巢,可能是预防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对保持种群数量稳定起重要作用。3)保护措施得力,雉鹑被列入国家I级保护动物名录,其分布区域大部分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生境得到良好的保护。雉鹑是高海拔雉类,其生活史对策更倾向于K选择,在没有重大干扰时种群保持相对稳定,符合自然规律;种群数量是衡量种群濒危程度的指标之一,1983~1985年四川夹金山雉鹑的种群密度为7~8只/km2,20年后我们调查遇见率是0.03~0.11只/hm2,20年来雉鹑在四川的数量相对稳定,保护成效显著,这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