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鸡DMRT1a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图谱分析
【摘要】:DMRT1(Double-sex and mab3-relat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基因是近年来人们鉴定的一个与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相关的基因。后来的研究证实其为DMRT基因家族一员。所有DMRT基因家族成员的主要特征是所编码的蛋白质都包含一个具有DNA结合能力的保守基序-DM(Double-sex and Male aberrant-3 relative domain)结构域,其可以‘锌指方式’与特异DNA序列结合,在性别决定和分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本实验以家鸡为研究对象,以家鸡精巢作cDNA为模板,扩增DMRT1a基因。我们获得的DMRT1a片段长度为1072bp,编码342个氨基酸,由5个外显子构成。序列分析显示家鸡DMRT1a基因与牛、鼠的DMRT1a基因同源性分别达到了77%。DMRT1a基因的组织表达图谱显示:DMRT1a基因主要特异性表达于家鸡精巢中,同时,其在家鸡卵巢中也有少量表达,在家鸡其他组织中未见有表达。这些结果提示DMRT1a基因主要是在家鸡精巢中发挥其生理功能。已有实验表明,DMRT1a基因参与了性别决定和性腺发育。在DMRT1a基因突变的小鼠中,其精巢分化发生严重的缺陷,包括影响到精巢足细胞和精原细胞的正常形成。在脊椎动物包括鱼、两栖、爬行、鸟以及哺乳动物中,尽管其性别决定机制复杂,参与基因众多,但DMRT1a基因位于级联反应上游,其对性别决定和精巢的功能维持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DMRT1a基因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掌握DMRT1a基因对调节动物性腺发育和性别决定的机理,而且对于我们了解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
|
1 |
许玉德,钟建兴,郑森林,许莉;单性罗非鱼及其亲本精巢的组织学和LDH同工酶的比较[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2 |
吴次彬,高斌;白蜡虫雄性生殖系统的构造及其发育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
3 |
尹洪滨,孙中武,潘伟志,陈海燕;三倍体鲶鱼的性腺发育研究[J];海洋与湖沼;2000年02期 |
4 |
贾锡伟,王艺磊,张子平,李少菁;利用SMART技术构建锯缘青蟹精巢和卵巢的cDNA文库[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5 |
范立民;胡庚东;甘居利;马晓燕;瞿建宏;吴伟;陈家长;;氯化三丁基锡(TBTCl)对罗非鱼精巢细胞凋亡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年04期 |
6 |
胡红;;大鳞副泥鳅和泥鳅性周期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92年03期 |
7 |
姜新发;长江江豚精巢发育和组织学特征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98年04期 |
8 |
刘润芝;;从鲤鱼精巢中提取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8年03期 |
9 |
王艺磊,贾锡伟,邹志华,张子平;多重PCR技术分析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精巢和卵巢差异表达基因[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年05期 |
10 |
李芳远;冯永勤;吴洪流;蒲利云;董杨;;塔形马蹄螺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1 |
高斌,吴次彬;白蜡虫雄性生殖细胞发育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1992年04期 |
12 |
郝锡联;赵卓;周革;任炳忠;;四平地区六种优势蝗虫精巢发育的动态变化[J];生态学杂志;2006年08期 |
13 |
唐孝礼,许实波,周永红;鲤鱼精巢DNA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S1期 |
14 |
刘绪生,梁冰,张树义;黑鲷DMRT1基因cDNA的克隆、组织表达谱及在性别逆转前后性腺中的表达[J];动物学研究;2004年02期 |
15 |
王宏元;张育辉;;北方山溪鲵精巢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7期 |
16 |
陈文;郑萍萍;聂刘旺;;中华大蟾蜍精巢组织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泛素延伸蛋白基因Bg-ubi52的获得[J];动物学杂志;2007年01期 |
17 |
黄敏毅;张育辉;段仁燕;;镉对黑斑蛙精巢组织结构的毒性效应[J];生物学杂志;2007年02期 |
18 |
肖勤;张士璀;赵博生;;壬基酚对成体玫瑰无须鲃性腺的毒性效应[J];环境科学;2007年11期 |
19 |
李菁菁,阳建春,谢力,林惠莲,黄韧;三种鸡形目鸟类线粒体DNA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7年01期 |
20 |
李湘涛;温顺、美丽的"寿鸡"—— 红腹角雉[J];环境教育;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