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强化焊接传热效应研究
【摘要】:焊接电弧与射流急冷所构成的强化传热系统导致焊接温度场发生畸变,从而有效地控制焊接应力与变形。本文应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强化焊接传热条件下的温度场及影响温度场的主要因素,为有源强化焊接传热效应的分析提供了依据。
|
|
|
|
1 |
易绛弘;1995年美国国际焊接与制造博览会展示了国际焊接新技术[J];电焊机;1996年01期 |
2 |
艾果;;国家现代焊接新技术培训班在中国石油管道学院结业[J];现代焊接;2009年01期 |
3 |
王宝荣;高效焊接新技术——铝热焊发展动向[J];鞍钢技术;1990年07期 |
4 |
宿新天;;淬火介质空气冷却器的开发与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06年12期 |
5 |
宿新天;;淬火介质空气冷却器的开发与应用[J];热处理;2008年03期 |
6 |
杨揆一;;铝制件焊接新技术[J];科学之友;1996年05期 |
7 |
阎军;鹿守理;;方轧件在椭圆孔型中轧制温度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金属成形工艺;1999年06期 |
8 |
王贵,杨莉,周铁涛;熔模精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9 |
苏达士;汤勇;池勇;;电火花线切割制造的强化传热微结构研究[J];工具技术;2008年09期 |
10 |
;带锈焊接新技术[J];焊接;1970年05期 |
11 |
徐佐仁,许国桢;激光加热时的温度场与相变过程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12 |
麻永林;刘宗昌;贺友多;陈荣璋;;钢锭退火时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
13 |
张维纪;戴振松;齐津;;二维切削刀具温度场的测量[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3年01期 |
14 |
马杭;焊接瞬态温度场的边界元计算[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
15 |
赵宏林,盛伯浩,徐洁兰,张文河,黄玉美;含有结合面问题的温度场计算[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8年09期 |
16 |
蔡正;王国栋;刘相华;袁建光;焦四海;;热轧带钢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金属成形工艺;1998年05期 |
17 |
王扬,袁哲俊,胡广义,韦随心;陶瓷表面激光加热温度场的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18 |
陈怀宁,陈亮山,林泉洪;逆焊接加热处理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J];焊接;1999年12期 |
19 |
胡鹏浩,费业泰,王会生;减少机床热变形的有效途径[J];制造业自动化;1999年01期 |
20 |
黄光杰;汪凌云;;铝-锂合金垂直半连铸凝固过程温度场模拟[J];金属成形工艺;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