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赵昆刘仁培董祖珏  
【摘要】:本文通过硬度试验、抗裂性试验和耐磨性试验,研究了不同稀土和Ti含量对CrMoWV堆焊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舍稀土和Ti的CrMoWV堆焊金属裂纹的产生原因是由于偏析严重造成的。堆焊金属中的白色带状组织及从中偏析出来的碳化物使组织脆化,在焊接应力的作用下,裂纹沿白色组织开裂,使堆焊金属的抗裂性变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德一;周守则;吕立华;;稀土元素钇对W_(12)钢热塑性和耐磨性能的影响[J];四川冶金;1985年02期
2 ;小資料[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1967年02期
3 陈尚娴;;美国化学学会将举行稀土元素应用会议[J];稀土;1980年02期
4 孔庆平;常春城;李柏年;龙起易;;稀土元素对一种镍基合金蠕变断裂的影响[J];钢铁;1984年01期
5 杜挺;乐可襄;;稀土元素在铁液中与碳相互作用的研究[J];金属学报;1987年04期
6 黄元伟;韩勇;孙兰祥;徐之强;石声泰;;Y,Ce,La对Fe-25Cr-40Ni合金高温硫化的影响[J];金属学报;1989年04期
7 符仁钰;朱雅年;张炜;孙长安;唐维琴;;室温形变和稀土元素对20钢碳、氮共渗的复合作用[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0年01期
8 姚引良;邵谭华;王笑天;;低、中碳马氏体中自发回火碳化物的析出类型及稀土元素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1991年02期
9 冯安华,林致中,王文超,肖正海,田光祥;稀土元素对球墨铸铁软氮化动力学、渗层组织及硬度的影响[J];稀土;1992年04期
10 鲁宏;王宝棣;;稀土元素对高速钢显微组织的影响[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S1期
11 贾薇,王春武,董书田,白金兰;稀土元素在45钢多元共渗中作用的实验研究[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12 丘立一,潘保良;稀土元素在W9Mo3Cr4VRE高速钢中的作用初探[J];钢铁;1996年02期
13 杜挺;稀土元素在金属材料中的一些物理化学作用[J];金属学报;1997年01期
14 李梅,刘国平,徐存礼,王小坤,吴晓军;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金属钇中的稀土元素[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5年02期
15 黎业生;董定乾;吴子平;;稀土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6年04期
16 蒋学智;王宝峰;李春龙;王权;;La对纯净钢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7 吴诚;;金属材料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施行 第六讲 金属材料中稀土元素的测定(续)[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年04期
18 王小强;李全安;张兴渊;;耐热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热加工工艺;2007年14期
19 吴诚;;金属材料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施行 第六讲 金属材料中稀土元素的测定(续)[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8年04期
20 ;稀土元素在Fe-22Cr-6Al-0.5Co-0.1Er高温电热合金中的作用[J];稀土;197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昆;刘仁培;董祖珏;;稀土元素和Ti对CrMoWVTi系合金堆焊金属性能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2 杨庆祥;;稀土元素对轧辊钢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A];全国轧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建国;张建霞;夏向东;;稀土催渗感应加热膏剂渗碳[A];一九九九年冀晋蒙豫鲁鄂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蒙古部分)[C];1999年
4 米云平;李文彬;杨国平;张立德;;稀土元素La对AL的晶界内耗峰的影响[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二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8年
5 李祥明;戴振东;王琴;范炯;沈以赴;朱自冰;薛同博;;稀土对等离子喷涂金属陶瓷涂层摩擦学特性的影响[A];'99摩擦学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尹飞;邬荫芳;张剑;;稀土对硬质合金作用机理的研究[A];纪念方毅同志题词“振兴钨业”二十周年暨中国钨工业科技创新大会文集[C];2001年
7 周涛;曾平;陈冠群;葛志强;;国内外稀土储氢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应用[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侯庆烈;;稀土在金属与合金防腐技术中的应用[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赵军;;ICP测定钕铁硼回收料中稀土和部分非稀土元素[A];第十二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暨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10 石亚茹;王志峰;琚子来;刘振旭;李娅珍;刘小丽;;AZ91D-1%Ce合金时效处理的研究[A];2008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星;机械振动及稀土锶复合对镁合金组织性能及夹杂物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杨友;AZ91系列镁合金的高周疲劳行为[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滨;超轻Mg-Li-Al-RE系合金组织和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张雷;纤维相增强Cu-Ag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和电学性能[D];浙江大学;2005年
5 刘秀娟;模具钢表面TD法制备碳化钒覆层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孟凡桂;部分稀土镁合金体系相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王雪敏;镁合金高温氧化及表面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刘海霞;工艺因素对Al-4.5%Cu合金定向凝固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江苏大学;2009年
9 孙道明;铝合金点蚀过程与稀土沉积的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任维丽;NiAl基共晶合金的组织和力学行为及稀土合金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学涛;纳米WC-8(Fe、Co、Ni)RE硬质合金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2 尹燕;新型不锈钢中稀土强化及耐腐蚀性能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素环;钬改性AZ9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张俊远;铸态AM60镁合金强韧化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5 冯艳斌;Mg-Al-Sr-RE合金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黄真;碳钢表面机械合金化制备高Cr合金层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蒋红霞;多元锌铝合金的热疲劳和力学性能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8 曹喜娟;稀土元素对Mg-5Zn-2Al镁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9 秦肖;稀土Er对1420铝锂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10 霍影;真空熔结稀土镍基—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顾友;最稀少的稀土元素——铥[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蔡立军;锌铝合金镀层为何要规定成分[N];中国冶金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蔡立军;GALFAN镀层的工艺探索和创新之路[N];中国冶金报;2008年
4 胡忠仁;超深冲汽车用镀锌层退火钢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5 ;X70及X80气体输送管线钢炉卷轧机生产工艺优化[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6 肖英龙;连铸辊堆焊用新型合金材料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蔡立军;Galfan镀层钢丝与镀锌钢丝的真伪思辨[N];中国冶金报;2008年
8 ;耐高温的高强度钼材[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9 ;铝制气缸盖的焊修[N];山西科技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