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导向偏心注聚器及配套工具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Ⅱ类、Ⅲ类油层聚合物驱分注管柱中在用的几种偏心注聚器,受结构设计的限制,投捞成功率低于常规偏心配水器。为提高偏心注聚器的投捞成功率,综合考虑上、下两种导向方式的优缺点,开展了中导向偏心注聚器及配套工具的研究,介绍了中导向偏心注聚器的结构原理和工艺参数。室内性能实验表明,采用该偏心注聚器的分注管柱的一次投捞成功率可达98%,节流元件在70m~3/d流量范围内,最大节流压差可达2.5MPa,对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率小于9.2%;379口井的现场应用情况及效果表明,应用基于该注聚器的分注管柱后,动用程度提高了10.3个百分点。该偏心注聚器的性能完全可满足Ⅱ类、Ⅲ类油层聚合物驱分注的要求。
|
|
|
|
1 |
王曰宝,谢泽英,王瑜,韩保峰,常涛;影响馆5-6注聚因素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03期 |
2 |
蒋丰田,王淑法,王华,梅王军,张志芳;孤岛油田中一区注聚中期见效特征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年05期 |
3 |
郭翠玲,张继春,李艳;萨北开发区北三区西部周期注聚效果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5期 |
4 |
孙立柱;;新型分层注聚工艺[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年12期 |
5 |
段秋红;王瑞杰;;注聚工艺改造[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年05期 |
6 |
曹在雷;李志强;周天福;郭文峰;郑亚丽;刘振民;;节点控制法在注聚质量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6期 |
7 |
王波;郑艳梅;孙华;;胜坨油田清水注聚初期动态分析及调整做法[J];内江科技;2011年04期 |
8 |
胡中欣;;对注聚地面工艺配套技术的探讨和分析[J];企业导报;2011年07期 |
9 |
徐林;;注聚井投捞方法的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21期 |
10 |
姚庆;;萨北开发区纯油区东部注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年16期 |
11 |
王东海,姜颜波,宫伟;注聚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J];油气采收率技术;1999年03期 |
12 |
郑同昌,吴金军;孤东八区注聚区油井单井见效的统计规律性[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3 |
王富民,马传忠,李凤梅,杨福稳,蔡俊莉;中二中注聚扩大区效果[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07期 |
14 |
李美娜;;胜坨油田注聚后期含水回弹影响因素探讨[J];内江科技;2007年01期 |
15 |
马向东;;孤东二区同心双管分层注聚工艺应用效果评价[J];才智;2009年12期 |
16 |
肖虎;唐高峰;郭慧;刘海涛;梁秀红;赵剑锋;赵丹星;孙宝;孙金锋;;空心单管分层注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石油机械;2010年01期 |
17 |
赵霞;;孤东油区注聚对策研究与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7期 |
18 |
张寅杰;;胜利油田三采注聚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1期 |
19 |
雷静静;贺亚维;;浅析分层注聚工艺及其在陕北的应用潜力[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
20 |
彭连林,姜忠,张卫国,李艳贵,曹德忠;分层注聚技术的现场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