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成年人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相关关系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台湾地区成年人群不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之间关系。方法依照纳入标准,选取65140名于2006年参加台湾美兆健康体检,年龄20~75岁的对象作为研究人群,对其食物摄入和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和评估。依据JNC-Ⅶ标准确定高血压。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该人群男性和女性主要膳食模式及其与高血压患病之间关联。结果因子分析共得到4种不同的膳食模式,分别为"蛋白质"膳食模式、"鱼蛋奶素食"膳食模式、"西方"膳食模式、"蛋及乳制品"膳食模式。调整年龄、BMI、体育活动、教育程度、吸烟、饮酒等因素后,与"西方"膳食模式相比,"鱼蛋奶"膳食模式、"蛋白质"膳食模式及"蛋及乳制品"膳食模式与男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降低有关,其OR(95%CI)分别为0.95(0.92~0.98)、0.97(0.94~0.99)和0.94(0.91~0.97);"蛋白质"膳食模式与女性高血压患病风险降低有关,其OR为0.96(95%CI0.92~0.99)。结论摄入较多的蛋白质、乳制品及蔬菜、水果与高血压患病风险降低有关,且在男性人群中更显著。
|
|
|
|
1 |
罗亚洲;袁宝君;;运用膳食模式方法研究营养相关慢性病的进展[J];江苏预防医学;2008年01期 |
2 |
赵文华,由悦,张馨,王俊玲,陈君石;中国不同“菜系”地区中老年人的膳食模式及食物摄入量研究[J];卫生研究;2002年01期 |
3 |
陈起萱,梅节,曾万山,唐志红,谭荣韶,卢春丽;广东省某民办学校5~8岁学生膳食模式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年03期 |
4 |
;膳食模式对食欲相关肽的影响及体重调节作用研究[J];营养健康新观察;2004年04期 |
5 |
宋忙华;隋虹;汪婷婷;李金梅;张吉;胡乃宝;;聚类分析在膳食模式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9年02期 |
6 |
代璇;何平;章溢峰;林燧恒;钱序;何更生;;上海市社区中老年妇女膳食模式研究[J];卫生研究;2010年04期 |
7 |
林岳程,王军,刘振熙;中学生营养平衡米膳食最佳模式评价[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5年06期 |
8 |
陈起萱,曾万山,梅节,凌文华,谭荣韶,卢春丽;广东省某私立学校学生膳食营养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4期 |
9 |
;选择饮食促养生[J];金属世界;2003年03期 |
10 |
薛安娜;;膳食模式、食物选择与老年人健康[J];营养健康新观察;2004年01期 |
11 |
王娅芳,孙晓红;不同膳食成分对人体胃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年04期 |
12 |
孙晓红;王娅芳;穆秋月;杨媛;吴国华;;不同膳食模式及添加大豆低聚糖对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7年03期 |
13 |
李善姬;刘文生;白雪松;李朝阳;杜鹃;王琰;;吉林市部分男性膳食模式与肥胖、高血压和血糖异常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年03期 |
14 |
林岳程;刘振熙;徐建华;苏碧华;林长清;;中学生营养平衡米膳食最佳模式矿物质营养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07期 |
15 |
许荣华;田彤;孟祥萍;;机关食堂自助午餐营养分析与配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
16 |
陈爱珍;许榕仙;;妊娠期膳食模式研究现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
17 |
郑民;;从中外膳食模式比较看科学饮食营养[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7年03期 |
18 |
杨斌;;膳食模式对健康影响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9年01期 |
19 |
吕姝焱;潘新娟;夏晓燕;王颖芳;王萍;冯艳铭;胡庆成;;洛阳市高校知识分子膳食生糖负荷调查[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
20 |
肖萍;陶德明;黄承钰;郑素芳;王华余;杜辉章;;食管癌高发区居民膳食结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