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植被真实场景的模拟与建库

宋金玲  王锦地  刘小青  吴门新  
【摘要】:遥感研究已经从定性走向了定量,各国科学家先后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数据建立了不同的数学模型来描述遥感目标的成像过程。先后出现了辐射传输模型、几何光学模型、混合模型以及计算机模拟模型来定量计算机地面的光谱反射的空间分布。其中计算机模拟是一种研究植被二向反射特性的模拟方法,它可以真实地模拟植被冠层间能量的辐射交换以及反映植被各结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本论文中,主要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再现植被场景以及组分间的辐射传输过程,即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方法生成植被的真实场景,然后集合光线追踪、辐射度方法模拟出场景的辐射传输情况。本研究以冬小麦为例,整个模拟、数据处理以分析过程包括4个部分:(1)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冬小麦的3D模型的结构文件;(2)对冬小麦3D场景的图形显示;(3)在RGM(Radiosity Graphics combined method)计算植被整个场景的二向反射因子(BRF);(4)利用Oracle数据库,构建场景BRF的模拟库。通过这些工作,最终目的是可以让用户在客户端根据自己所需,输入查询条件,搜索到自己所需条件下的冬小麦各个阶段,对应不同叶面积指数(LAI)的BRF分布,以方便大家的相关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健;倪绍祥;李静静;吴彤;;植被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的尺度效应及空间变异性[J];生态学报;2006年05期
2 陈艳华;张万昌;雍斌;;基于分类知识利用神经网络反演叶面积指数[J];生态学报;2007年07期
3 陈良富;高彦华;李丽;柳钦火;顾行发;;基于MODIS晴空数据的森林日净第一性生产力估算[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11期
4 胡鸿瑞;吴泽民;吴文友;;应用遥感技术估测合肥市植被叶面积绿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朱高龙;李明泽;居为民;陈镜明;吴中忠;;HJ—1CCD与Landsat—5TM在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中的比较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韩发;贲桂英;师生波;;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灌丛植物的生长特点[J];植物生态学报;1993年04期
7 李开丽,蒋建军,茅荣正,倪绍祥;植被叶面积指数遥感监测模型[J];生态学报;2005年06期
8 顾峰雪;;生态系统模型中物候的参数化方法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9 逯斌,谭克辉,林兵,黄华樑;冬小麦春化过程中低温诱导的与花芽分化相关的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92年02期
10 孟学平,杨恒山,郭宏,宋彩琴;盐胁迫对冬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0年04期
11 唐世浩;朱启疆;孙睿;;基于方向反射率的大尺度叶面积指数反演算法及其验证[J];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12 万华伟;王锦地;肖志强;李丽;;融合MODIS与ASTER数据生成高空间分辨率时间序列LAI方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3 马守臣;徐炳成;李凤民;黄占斌;;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分蘖冗余生态学意义以及减少冗余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年01期
14 贾庆宇;周莉;王笑影;周广胜;谢艳兵;;盘锦湿地芦苇群落冠层内辐射分布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8年04期
15 张满光;冬小麦越冬与农业气象条件的关系[J];新疆农业科学;1963年07期
16 赵德刚,孟繁静;冬小麦越冬期茎尖超微结构变化与玉米赤霉烯酮的关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7 李娟;垂直面绿化植物遮阳系数与叶面积指数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5期
18 赵晋忠,史瑞雪,丁起盛;冬小麦寒害和抗寒性与自由基代谢关系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19 孙成明;庄恒扬;杨连新;杨洪建;黄建晔;董桂春;朱建国;王余龙;;FACE水稻叶面积指数的模拟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20 李正泉;于贵瑞;赵风华;伏玉玲;李英年;;通量贡献区叶面积指数空间分布的测定[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金玲;王锦地;刘小青;吴门新;;植被真实场景的模拟与建库[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巩合德;杨国平;张一平;刘玉洪;郑征;沙丽清;甘建民;韩斌;;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叶面积指数测定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3 刘世忠;旷远文;;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系列的叶面积指数及其季节变化[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4 刘倩;;2000-2010年三江源地区MODIS叶面积指数及FPAR产品验证分析[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5 孙永华;宫辉力;李小娟;浦瑞良;周德民;;基于高光谱的三江平原湿地叶面积指数反演研究[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6 陈平;王锦地;梁顺林;;基于DBM模型的时间序列叶面积指数建模[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7 秦俊;王丽勉;高凯;胡永红;由文辉;;上海居住区常见植物群落对改善夏季热环境的研究[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杨;黄国宏;史奕;;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对冬小麦VA菌根侵染率和根系活力的影响[A];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第五届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郑有飞;吴荣军;赵泽;胡程达;;地表臭氧胁迫对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及气体交换的影响[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胡笃敬;;抗战时期我国植物生长物质研究回顾[A];2005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高龙;植被叶面积指数与叶片聚集度系数遥感反演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何炎红;乌兰布和沙漠植被与水资源相互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3 于红博;黄土丘陵沟壑区植物蒸腾和植被蒸散估算尺度转换模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张刚华;不同类型毛竹林结构特征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5 徐飞;不同生境下麻栎和刺槐幼苗整株及叶性状的表型可塑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刘济明;贵州喀斯特地区小蓬竹生态特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勾昕;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物种多样性和化学计量学动态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8 展志岗;植物生长的结构—功能模型及其校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9 叶冬梅;乌兰布和沙漠土壤水分动态和白刺群落特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婷;ENVISAT ASAR在入侵植物叶面积指数反演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咸忠华;广西岩溶地区生境破碎化与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曾立雄;三峡库区不同植被类型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4 蒋星;中国区域植被活动的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5 徐明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冠层结构及光合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玉彬;四种湿地植物生长特性与污水净化效果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梁月香;砷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生物效应[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李驰峻;植物抗氰呼吸与交替氧化酶表达的关系[D];四川大学;2001年
9 王亚楠;长白山地区植被结构参数多角度遥感反演[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范丽萍;湿地水面及不同地下水位下芦苇蒸散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兴华王作晖;做任何事都应想到植物保护[N];长江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