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徐会彬万国金  
【摘要】:当前有许多方案能降低多载波峰均比,但有的方法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有的方案使信号的误码率增加。为此,提出通过补偿信号来降低多载波峰均比,然后用峰值抵消限幅类技术,效果较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炳洋;程时昕;;基于短跨度交织的选择性映射(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2005年04期
2 胡泽鑫;许柯;朱晓明;宋富新;;一种基于混沌序列降低OFDM系统PAPR方法的研究[J];通信技术;2007年12期
3 智慧川;曾志斌;;OFDM系统峰均比压缩技术的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漆进;孟传良;;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PTS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07期
5 佘开;康志伟;何怡刚;;基于小波包的多载波调制系统的峰均比分析与消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3期
6 沈亮;于东海;张圣清;邹采荣;;部分选择序列算法的FPGA实现[J];电力系统通信;2005年12期
7 周详;李浩;郭承军;;降低OFDM系统中峰均比的PTS处理优化[J];电视技术;2011年03期
8 马岸英,任光亮,田晓东;多载波无线电探测器信号波形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韩立锋;宋荣方;;利用星座扩展来降低OFDM系统中峰均比的新方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黄淑梅;朱瑾瑜;刘海燕;;使用联合算法来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比[J];计算机应用;2007年08期
11 周克;宋荣方;张力军;;一种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新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15期
12 张双玲;杨守义;齐林;穆晓敏;陆彦辉;;基于编码法降低MC-CDMA系统峰均比技术研究[J];通信技术;2009年12期
13 吴江,吴伟陵;未来无线通信中的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J];数据通信;2004年05期
14 龚汉东;叶梧;冯穗力;柯峰;;一种基于门限的改进OFDM信号压扩方案[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5 刘洁;郑冰;刘同;王娜;;降低OFDM信号峰均比方法的研究及仿真[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28期
16 吉楠;董福安;;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的PTS改进方法[J];电视技术;2008年02期
17 王晓丹;杨守义;穆晓敏;齐林;;一种新的降低OFDM峰均比的压扩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16期
18 沈月;惠晓威;;降低OFDM系统中峰均比方法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08年13期
19 张小兵;焦云容;;一种新的低复杂度的降低OFDM峰均功率比的PTS方法[J];甘肃科技;2008年20期
20 张永馨;沈卓君;;OFDM中降低PAPR(峰值功率比)算法改进浅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会彬;万国金;;降低多载波峰均比的新方法[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崔嵬;沈清;;一种新的频域非相干积累峰均比损失计算方法[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伍仁勇;陈威;;降低OFDM峰均比技术仿真比较[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何继爱;;多用户OFDM系统中随机功率控制下部分传输序列模型[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为;王欣;魏急波;;采用分段线性压扩法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6 李为;王欣;魏急波;;采用分段线性压扩法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李妍;李胜祖;;单载波频域均衡对多载波频分复用的性能改进[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利杰;王平连;;卫星移动通信中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技术的研究[A];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任海根;朱江;徐先超;张润峰;;宽带OFDM通信系统中降低PAPR算法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元杰;樊祥宁;李明齐;;SC-FDMA实现及性能比较[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智源;高峰均比系统中放大器的高效高线性化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吴炳洋;多载波通信中峰均比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3 李丹萍;面向OFDM系统的信道参数估计与峰均比抑制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冯卓明;OFDM信号的峰均比线性优化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肖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信号优化设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冯绍鹏;多天线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等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7 刘胜美;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和降低峰均比技术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但黎琳;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峰值抑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高静;多载波通信系统峰值平均功率比抑制算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韩庆文;应急通信无线局域网OFDM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思;移动通信中的峰均比抑制算法研究及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陈晓亮;第四代移动通信基站数字上变频和峰均比控制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程志冰;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中的峰均比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于延辉;LTE下行链路峰均比抑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徐会彬;多载波系统峰均比技术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金艳玲;TDCS信道适应性能分析及峰均比抑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闫海龙;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的电路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王刚;MC-CDMA系统峰均比问题研究及基带FPGA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9 梁晓军;全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关键器件及峰均比抑制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BENDJEDDOU KHELIFA(高龙);一种新的TDCS峰均比抑制方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 李家宏;Modem掉线为哪般[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2 陈飞雪;WLAN的理想与距离[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3 西安 瞿贵荣;数字信息有线载波传输方法[N];电子报;2008年
4 湖南 刘修文;调幅、调频与QAM调制[N];电子报;2008年
5 广西 谭军;电视发射机中的图像调制器特点分析[N];电子报;2008年
6 李宝胜;比特与伏特能否共存[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7 薛以辉;万兆也能廉价[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8 鄢新华;自动抄表带动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安徽 孙夏颖;有线电视系统中干线放大器的级间距离和均衡[N];电子报;2001年
10 吉林 夏文彬;DH-3三频道电力线载波电话机剖析[N];电子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