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源流体控制盐卤资源超常富集成矿
【摘要】:正我把最近几年从事自然界盐—卤资源研究过程中一些新的想法给大家汇报一下,其中涉及地下水深循环与资源超常富集和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有关系的。坦率地说,盐—卤体系是自然界一个比较复杂的物理化学体系,要找到盐卤成因的直接证据确实比较困难,因为它是一个易变体系,物质的带出和带入以及来源很难用一些明确的指标去量化。
|
|
|
|
1 |
曾融生;阚荣举;何传大;李彭年;;柴达木盆地低频地震探测结晶基底的工作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1960年02期 |
2 |
高学忠;;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地下水水化学[J];西北地质;1981年02期 |
3 |
周光第;;柴达木盆地城墙沟组的定义、时代及其分布[J];西北地质;1986年02期 |
4 |
黄汉纯;周显强;王长利;;柴达木盆地构造演化与石油富集规律[J];地质论评;1989年04期 |
5 |
尚尔杰;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第三系构造基本样式及石油地质意义[J];现代地质;2001年04期 |
6 |
孙镇城,乔子真,杨革联,张海泉,景民昌,杨藩,孙乃达;柴达木盆地归属问题[J];古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
7 |
张彭熹;;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开发问题浅析(报告提纲)[J];青海国土经略;2002年S1期 |
8 |
谢庆宾,管守锐;从岩相古地理看柴达木盆地侏罗系的油气前景[J];古地理学报;2003年04期 |
9 |
刘志宏,杨建国,万传彪,刘振文,张立国;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中生代盆地性质探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年06期 |
10 |
曹国强,陈世悦,徐凤银,彭德华,袁文芳;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J];中国地质;2005年01期 |
11 |
操成杰,王小凤;柴达木盆地近SN向构造形成机制与油气成藏意义[J];地质力学学报;2005年01期 |
12 |
李青梅;;柴达术盆地生物气资源概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1期 |
13 |
丘东洲;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学术讨论会在敦煌召开[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3年04期 |
14 |
车自成;从青藏高原的隆起看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变[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6年01期 |
15 |
杨蘅;刘求龙;;人类工程活动在柴达木盆地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9期 |
16 |
陈梦熊;;柴达木盆地的水文地质条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57年01期 |
17 |
王秀红,胡双熙;柴达木盆地农田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8年04期 |
18 |
;中国柴达木盆地发现厚油源层[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9年04期 |
19 |
许占恒;陈静;王林涛;陈庆丽;潘晓晨;李龙;;柴达木盆地古生界油气储层沉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10年30期 |
20 |
严济南;;祁連山成礦規律的初步看法[J];中国地质;1956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