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源油气与碱性地层水
【摘要】:正我现在向大家汇报的是幔源油气与碱性地层水,我们看到这两个图像,一个是地球上的地形图,还有一个是乙烷湖,油气作为一个通常存在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的,我就分五个部分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在松辽做的一些工作。
|
|
|
|
1 |
杨继良;大庆油田的油藏特征和松辽盆地油气聚集规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3年02期 |
2 |
杨学林,常树功,王殿恒,荆惠林,王西哲,周冠武,范梦书,孙为康,朱庆芬;松辽盆地的构造发展与煤田成因的探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3年01期 |
3 |
邵济安;张履桥;肖庆辉;李晓波;;中生代大兴安岭的隆起——一种可能的陆内造山机制[J];岩石学报;2005年03期 |
4 |
滕洪达,姜洪启,王平;海拉尔盆地地层水特征与粘土矿物转化和赋存的关系[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
5 |
云金表;金之钧;殷进垠;赵利华;庞庆山;;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深反射结构及其盆地动力学意义[J];地学前缘;2008年04期 |
6 |
宫文杰;张振强;于文斌;杨冰;;松辽盆地地浸砂岩型铀成矿铀源分析[J];世界核地质科学;2010年01期 |
7 |
李志泽;王巍;;浅谈坳陷构造地质与盆地的成因关系[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3期 |
8 |
云金表,殷进垠,金之钧;松辽盆地深部地质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演化[J];地震地质;2003年04期 |
9 |
;我国北方沙漠中可能存在深循环水[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9年06期 |
10 |
刘宝华;宋茂峰;;变质岩地区地下水寻找方法的探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年03期 |
11 |
刘殿秘;韩立国;翁爱华;刘财;张凤旭;;松辽盆地西北边界部分地球物理特征[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6期 |
12 |
罗志立;姚军辉;;试论松辽盆地新的成因模式及其地质构造和油气勘探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2年01期 |
13 |
黄福堂,谭伟,冯子辉;松辽盆地北部地层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7年03期 |
14 |
黄羚;王顺玉;;地层水特征分析在邛西构造连须二气藏通性研究中的运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2期 |
15 |
王桂茹;;含片钠铝石砂岩与地层水相互作用实验[J];世界地质;2010年03期 |
16 |
黄福堂;;松辽盆地北部地层水中可溶烃类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J];石油学报;1988年02期 |
17 |
黄福堂,张维芹,张国林,张宏志;松辽盆地北部地层水中“指纹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的研究[J];地球化学;1993年02期 |
18 |
邓孝,陈墨香;莺歌海盆地地层水的化学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地质科学;1994年04期 |
19 |
王大锐,姜乃煌,宋孚庆;南堡凹陷地层水中HCO_3~-的碳同位素特征与生物气的识别[J];天然气工业;1995年05期 |
20 |
刘万洙,刘招君,王东坡;松辽盆地白垩系岩石组合与粒度分布特征[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