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夫也  
【摘要】:正和谐化设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我们所说的和谐化设计,主要是指在设计方面力求做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所有生灵之间的和平共处,共生共存,并以和谐化的社会构筑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以及和谐空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对于设计的要求就不能只停留在材质、造型和色彩的探讨上,也不可只强调单纯的功能问题,而要在设计的伦理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并以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为先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龙生;;对话而非独白 设计艺术的审美理解论[J];设计艺术;2002年02期
2 李霞;;设计艺术的终极目的——以汉代艺术为例[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张夫也;;提倡设计批评 加强设计审美[J];装饰;2008年S1期
4 汪亮;;设计艺术创造过程与表达研究[J];包装世界;2010年04期
5 李龙生;;设计艺术的审美心理阐释[J];理论月刊;2006年03期
6 陈瑰丽;;试论中国当代设计艺术的文化归属问题[J];文艺评论;2006年03期
7 曾迪来;;分析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设计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05期
8 郑岳华;封闭抑或开放——试论设计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的交融性[J];新美术;2001年01期
9 ;2010年设博会平面设计作品大赛[J];包装世界;2010年02期
10 龙鲜明;;消费时代设计艺术的审美变革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1 王众;;设计需要思想[J];北方美术;2001年03期
12 黄泽军;;“设计艺术”概念初探[J];太原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3 陈莉;;论设计艺术中的含蓄之美[J];装饰;2006年07期
14 张小溪;;设计艺术在人文环境中的和谐运用[J];国外建材科技;2008年03期
15 牛玖荣;冯蓓蓓;;论设计艺术的格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5期
16 张剑;;新媒体的视觉导向设计艺术[J];艺海;2009年12期
17 ;《设计艺术》2009年总目录[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8 许正人;;对设计艺术类写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9 李祥文;王君秋;;形态在设计艺术中的审美因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20 谢一槐;;我国设计艺术与设计文化对大众美术教育的影响[J];艺术百家;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夫也;;走向和谐化设计——以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为先导[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周小娟;;感悟素描与设计艺术的融合[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饶晶;王娟;饶媛媛;;欧、美、日、中近代陶瓷设计发展之比较[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4 吴皓;;“设计为人”与“人的责任”[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5 陈汗青;;建设有特色的设计艺术学科的思路与实践[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宋建明;;“心”、“言”、“图”、“物”“境”——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关联问题的思考[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余勇;张冰钰;;论photoshop中的特殊效果在陶瓷装饰设计中的运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日用陶瓷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向勤;;如何启发色彩设计灵感[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朱岩岳;;对《故宫博物院院徽案》的若干思考[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何礼华;;论当代色彩教学的价值取向[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雁;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动感”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刘洋;设计下政治的互动关系及符号解读[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蔡孟;从一体化到分化——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发展历程的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4 朱广宇;论中国古代陶瓷所体现的造物艺术思想[D];东南大学;2005年
5 黄厚石;事实与价值[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崔笑声;消费文化时代的室内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杜森;现代海报设计中的色彩表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8 吴瑜;社会性设计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方敏;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倩;设计艺术教育与人文精神[D];厦门大学;2007年
2 董葵;设计方法基础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3 肖俊;面向中小学的设计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4 王员林;论当代设计艺术的生存方式与发展策略[D];厦门大学;2006年
5 冯显静;艺术与技术的融合[D];东南大学;2005年
6 孙丹昱;中日传统纹样民族性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尹屾;传统与现代的融合[D];山东大学;2009年
8 张蓓蓓;20世纪中国女性观念的变革与文胸设计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张长安;论现代数字技术对门类艺术表现力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4年
10 朱怡芳;小型医疗监护产品的设计艺术美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咪咪;专家谈“家”的设计[N];解放日报;2003年
2 红夭;设计艺术之我见[N];江西日报;2004年
3 康健王瑞霞;2008国际设计艺术联盟会议将开[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王凯张书彬;设计大展·想象世博[N];美术报;2007年
5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董馥伊;简论新疆设计艺术[N];美术报;2002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让大众和设计师一起“出位”[N];深圳商报;2007年
7 深圳特区报记者 梁婷;设计师在深圳更能展示才华[N];深圳特区报;2010年
8 周静;生活艺术化 艺术生活化[N];贵州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杨磊;设计艺术与科学的结合[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10 诸葛铠;裂变中的传承[N];美术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