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煤中有机硫及其在液化中的作用

王绍清  唐跃刚  
【摘要】:正一、引言在石油价格上涨的今天.加强煤基石油替代燃料研究显得越发重要。经过大量探索研究.煤液化工艺技术已经成熟.神华集团煤液化工程的开展增加了我们对其研究的信心。但是,由于受煤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和液化工艺条件的限制.为追求液化工艺条件的合理化,还有许多科学问题需要研究。煤中硫在液化中的行为就是其一。大量研究表明.黄铁矿对煤液化起到催化作用。但由于有机硫组成的复杂性.有关它在煤液化的情况至今不清楚。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讨论煤中的硫以及在液化中的表现.以提高我们对煤中硫的认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皓侃;李文;李保庆;;论煤中硫的测定方法[J];煤炭分析及利用;1995年03期
2 邱续发!科技中心,钱纳新!运销总公司,王万冬!科技中心;西山煤田8~#煤中硫的赋存特征研究[J];西山科技;2000年05期
3 石坚;;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及相关问题探索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4 马惠芬;陶仙水;;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论艾氏卡法和库仑法[J];山西冶金;2005年03期
5 S.P.Marinov;M.Stefanova;V.Stamenova;L.Gonsalvesh;R.Carleer;J.Yperman;;型煤中硫的还原热解MS和GC/MS分析(英文)[J];燃料化学学报;2006年03期
6 刘华;谢灵芝;李健;;测定煤中不同形态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0年04期
7 高连芬;刘桂建;薛翦;张浩原;郑刘根;;淮北煤田煤中有机硫的测定与分析[J];环境化学;2006年04期
8 刘文娟;胡铁刚;周昕;廖力夫;;煤中有机硫的氧弹燃烧-铬酸钡光度法测定[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米娟层;煤中各种形态硫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J];煤质技术;2005年06期
10 王申祥;付志新;郭占成;;焦炭中硫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6年02期
11 郭汉贤;造气操作与有机硫含量的关系[J];山西化工;1997年03期
12 陈鹏;鉴定煤中有机硫类型的方法研究[J];煤炭学报;2000年S1期
13 黄彦君,浦跃武,叶代启,梁世中;生物脱硫的研究新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3年02期
14 许辉宗;新配方溶剂脱除液化气中有机硫的工业侧线试验研究[J];广东化工;2001年06期
15 许忻,齐祥明,宗志敏,魏贤勇;温和条件下煤中有机硫的脱除[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1年02期
16 李龙海;史彬;赫忠强;高守则;于四辉;;CTS型高效脱硫剂在液化气脱有机硫中的应用[J];中外能源;2009年07期
17 B.B.Majchrowicz;李晓东;;用程序升温还原法表征煤中的有机硫官能团[J];煤炭转化;1990年01期
18 ;阿尔贡煤中硫与氮的排放[J];煤质技术;1995年06期
19 闫保平,乔元彪,王建平,李培红;硫酸钡比浊法测定煤中硫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9年08期
20 李登新,高晋生,岳光溪,吕俊复;煤中有机硫的电化学脱硫机理[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绍清;唐跃刚;;煤中有机硫及其在液化中的作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赵艳;赵忠强;郝刚;;浅谈煤气中总硫的影响因素[A];苏、鲁、皖、赣、冀五省金属学会第十五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浩;章静;孙中建;汤卫国;;库仑法测定焦炭中硫含量方法的探讨[A];苏、鲁、皖、赣、冀五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杜学良;李俊明;蒋斌;;JT-1G型和JT-4型催化剂工业应用[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贾云刚;张铁珍;孙宏宇;于平;宋金鹤;;硫磺回收工艺进展[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柏勇;吴亭亭;张德祥;;铁系氧化物同时脱除合成气中羰基硫和硫化氢[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秦仲林;姜瑛;张军;;焦炉气中硫化物和噻吩的分析[A];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半导体材料和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分会、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气体标样工作组第四届二次联合会议及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分析分会召开一届二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张丙新;;新型在线用总硫分析仪性能简介[A];第2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洪阁;配煤理论与固硫技术的基础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丁月;破碎及化学法脱除煤中硫的动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黄充;煤中有机硫热解机理的量子化学和热解脱硫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秦玲丽;金属化合物对煤热解过程中氮、硫转化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4 张宇宏;煤中硫、氟、氯、汞、砷常压热解迁移特征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4年
5 郭慧卿;霍州煤热解预脱硫及其热解气体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6 王建成;超声波和微波联合萃取和氧化脱除煤中硫[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7 钟祥云;添加剂对炼焦煤在干馏过程中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8年
8 赵丽红;煤热解与气化反应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9 王雅平;兖州煤中的硫在热解/气化中的释放及其对NH_3和HCN生成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孟辉;煤中不同形态硫对氮析出影响规律的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