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晓峰;栾凤侠;陶波;;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生物与环境安全性[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2 |
张锐;邢姗姗;胡汉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PCR的检测[J];生物技术通讯;2007年04期 |
3 |
汤晓洁;侯文胜;李文滨;吴存祥;唐永金;韩天富;;黑龙江省大豆产区疑似转基因大豆的分子检测[J];作物杂志;2009年04期 |
4 |
卜贵军;郑小江;王学东;崔琳;李英;吕薇;;草甘膦对大豆叶片超微结构及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年02期 |
5 |
宋扬,吴存祥,侯文胜,韩天富;对引进的美国大豆品种进行转基因成分的检测[J];大豆科学;2005年02期 |
6 |
王灿;;转基因大豆品种研究概况[J];现代农村科技;2010年14期 |
7 |
祝水金,汪静儿,俞志华,季道藩;棉花抗草甘膦突变体筛选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J];棉花学报;2003年04期 |
8 |
尉万聪,张锐,郭三堆;草甘膦诱导表达的大豆与棉花EST序列的分离[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07期 |
9 |
司辉清
,庞晓莉
,叶长明
,马怀礼;草甘膦在茶园中的应用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0年01期 |
10 |
李杨瑞,马乌里,林炎坤;干旱条件下单用草甘膦或添加营养元素作为甘蔗化学催熟剂的效应[J];作物学报;2000年06期 |
11 |
何卓培,周庆祺;耐受草甘膦抗枯萎病棉花新种质PI3910[J];中国种业;1995年04期 |
12 |
吕山花,常汝镇,陶波,李向华,栾凤侠,郭珊花,邱丽娟;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03年08期 |
13 |
钟金传,吴文良,夏友富;转基因大豆发展及中国大豆产业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4 |
;巴西培育出转基因大豆新品种[J];种子世界;2007年10期 |
15 |
魏先运;董莉;;析转基因大豆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对策[J];职大学报;2010年02期 |
16 |
;警惕转基因将中国大豆逼入绝境[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年09期 |
17 |
朱江龙;丁晋林;;苎麻园使用草甘膦除草简报[J];中国麻业;1989年02期 |
18 |
石定燧;马瑞昌;韩新忠;比布拉艾;达尔加;蒋泉勤;;禾本科醉马草防除试验报告[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
19 |
张祥明,黄育华,王廷岩;耐受草甘膦大豆突变体的筛选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1995年01期 |
20 |
叶汉英;杨伟华;;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及其安全性评价[J];粮油加工;2007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