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西部开发必须注重生态安全

章小明  
【摘要】:正缩小东西部的差异,实行对西部的大开发,是党中央一项重要决策。但由于西部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在开发过程中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否则,将得不偿失。水资源是制约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年平均降雨量为50~200mm之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史德明;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安全问题[J];福建水土保持;2002年02期
2 陈丽新;对开发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学讨论[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金磊;西部旅游呼唤生态安全保护[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0年06期
4 陈泽伟;强沙尘暴再敲生态安全警钟[J];瞭望;2002年13期
5 钟文;西部如何吸引环保资金[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5期
6 刘先新;;三峡生态安全源于忧患 生态文明创新始于忧患[J];中国林业;2008年09期
7 李康;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安全问题[J];环境科学研究;2001年01期
8 贾全欣;环境恶化 生态安全挑战国人生活[J];基建优化;2001年03期
9 冯蕾;;从生态建设中收获经济效益——访蒋明君[J];当代生态农业;2007年Z2期
10 张淑云;;生态安全型复合高效絮凝剂的一步法制备方法[J];工业水处理;2008年03期
11 ;支持西部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J];中国环保产业;2000年06期
12 王权典,周珂;国家环境安全及其法律保护比较研究[J];环境保护;2003年02期
13 马乃喜;西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J];陕西环境;2003年01期
14 钟祥浩,刘淑珍,王小丹,李祥妹;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生态安全战略[J];山地学报;2003年S1期
15 黄青,任志远;论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16 赵彤堂,张桂荣,许卓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J];吉林林业科技;2004年05期
17 邹德萍;生物入侵 考验中国生态安全[J];农业科技通讯;2005年04期
18 贺俊安;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19 何建华;;生态安全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山西水利;2006年01期
20 李心亮;;世界环境日:关注生态安全[J];环境保护;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小明;;西部开发必须注重生态安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苏智先;;西部开发中的生态安全问题与对策[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钟章成;;物种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性——兼论物种对生态安全的作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苏智先;;西部开发中的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管理[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苏智先;;西部开发中的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管理[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6 李文华;;西部大开发中有关生态学的几点思考[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曹伟;;生态安全战略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肖笃宁;;干旱区生态安全研究的意义与方法[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晓蓉;汪承润;林仁漳;田园;徐向华;薛银刚;顾雪元;郭红岩;;重金属污染土壤对生物体的微观致毒机理及生态安全早期诊断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任志远;;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辉;基于城市化过程的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三;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王耕;基于隐患因素的生态安全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吕光辉;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安全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5 张婧;胶州湾海岸带生态安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李晶;3S支持下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时空差异与生态安全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大庆;黑龙江省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8 邱微;黑龙江省资源与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王晓峰;基于GIS和RS榆林地区生态安全动态综合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罗永仕;生态安全的现代性解构及其重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琴;小城镇地区生态安全研究初探[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2 王希强;基于GIS和RS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邹长新;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研究——以黑河为例[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4 何焰;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徐伟;论中国的生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D];青岛大学;2005年
6 茹冬;吉林省生态安全评价及指标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王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观[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刘昇;福州市南台岛生态安全探研[D];福州大学;2006年
9 兰叶霞;基于生态足迹的江西省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定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于娇;基于P-S-R模型的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拴科;构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N];中国环境报;2006年
2 王永生;国土生态安全不可小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3 特派记者 陶媛慧;把维护生态安全纳入法制化轨道[N];友报;2007年
4 记者 刘琴 张漫宇;中国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5 孙家驹;农林水应从分道扬镳转向一体化发展[N];学习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武卫政;提升监管能力 保障生态安全[N];人民日报;2009年
7 吴平;西部开发应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N];发展导报;2002年
8 方方;西部开发 莫忘生态[N];中国水利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王娅;维护国家生态安全[N];中国环境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白剑峰;灰色的灾难[N];人民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