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化感作用发育遗传及其与环境互作的研究
【摘要】:正作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指供体植物(doner plant)产生并通过挥发(volatitization)、淋溶(leaching)、分泌(exudates)和分解(decomposition)等方式向环境释放次生代谢化合物(化感物质,allelochemicals)从而影响周围受体植物(receiverplant)的化学生态学现象。利用作物化感作用控制田间杂草被视为21世纪可持续农业技术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的重视。化感作用同水稻产量、稻米品质一样,是一种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遗传表达受环境条件强烈调控。因而研究作物化感作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是深入研究化感作用机制的焦点问题之一,受到世界
|
|
|
|
1 |
吕福堂,段玉梅;化感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J];生物学通报;2005年02期 |
2 |
彭少麟,邵华;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及发展前景[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5期 |
3 |
何华勤,董章杭,梁义元,林树文,林文雄;水稻化感作用研究的新进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02期 |
4 |
陈冬梅,林文雄;水稻化感作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5 |
申建波,张福锁,王敬国,毛达如;化感作用与可持续农业[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99年04期 |
6 |
林文雄,何华勤,董章杭,沈荔花,郭玉春,梁义元,陈芳育,梁康迳;不同环境下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动态遗传研究[J];作物学报;2004年04期 |
7 |
张凤云,翟梅枝,贾彩霞,孙百虎;核桃鲜叶挥发油化感作用初步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8 |
慕小倩,杨超,王硕;荧光假单胞杆菌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4期 |
9 |
曾任森;化感作用研究中的生物测定方法综述[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1期 |
10 |
姜敏,张玉芬,徐宜红,纪明山;我国北方水稻对无芒稗化感作用研究初报[J];辽宁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