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三叠纪牙形石的古生物地理分区

杨守仁  郝维城  江大勇  
【摘要】:正田传荣等(1983)、姚建新等(1993)、王成源(1998)对中国三叠纪牙形石地理分区做过有益的研究。但是,据已有资料,Neogondolella一属的许多种,如Neogondolellaconstricta,N.jubata,N.cf.jubata,Paragondolella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传荣;;西藏聂拉木县土隆村三叠纪牙形石[J];地质论评;1983年05期
2 杨守仁,郝维城,江大勇;三叠纪牙形石的古环境与古地理意义[J];古地理学报;2001年01期
3 张舜新;以三叠纪为例论牙形石的器官再造[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8年02期
4 丁梅华;国外牙形石研究现状[J];地质科技情报;1986年04期
5 赖旭龙;牙形石动物分类归属研究新进展──牙形石是最早的脊椎动物[J];地质科技情报;1995年04期
6 徐桂荣;“牙形石”研究入门必读[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7 周希云;贵州志留纪牙形石的分布与沉积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J];贵州地质;1986年04期
8 Derek E.G.Eriggs ,丁梅华 ,吴顺宝;牙形石动物[J];地质科技情报;1983年04期
9 包德宪;论牙形石的发展与条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10 丁梅华;牙形石的生物地层学意义[J];中国地质;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守仁;郝维城;江大勇;;中国三叠纪牙形石的古生物地理分区[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杨守仁;郝维城;江大勇;;中国三叠纪牙形石的古生物地理分区[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喻洪津;;藏北申扎地区中—晚志留世牙形石生物地层[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6)——地层·古生物——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3年
4 姚建新;八尾昭;桑原希世子;;日本西南部Mino-Tamba带上二叠统牙形石与放射虫生物地层对比[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张宁;夏文臣;;广西板城硅质岩系D-C界面附近的牙形石和放射虫带对比[A];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地质过程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饶荣标;黄盛碧;;川西“西康群”下三叠统奥伦尼阶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8)——地层·古生物——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三)[C];1983年
7 李双应;;安徽巢湖地区下三叠统研究进展及其科学意义[A];《地质古生物遗迹保护,现代生物、人与自然和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饶靖国;喻洪津;;藏南地区的泥盆系[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6)——地层·古生物——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3年
9 童金南;;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生物地层序列[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谭富文;王剑;;云南思茅三叠纪盆地性质与沉积记录[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宁;广西板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硅质岩系放射虫演化及其对全球事件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2 孙冬英;广西二叠纪深海硅质岩系中Guadalupian-Lopingian界线的确定及其全球对比[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3 王国庆;中扬子北缘二叠纪晚期海平面变化对生物危机事件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4 彭头平;澜沧江南带三叠纪碰撞后岩浆作用、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5 许卫;安徽下扬子地区二叠纪锰矿的成岩成矿地质地球化学[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刘春平;松潘—阿坝盆地构造演化与石油地质基本条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朱迎堂;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三叠纪沉积盆地的形成及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8 韩芳林;西昆仑增生造山带演化及成矿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隋振民;大兴安岭东北部花岗岩类锆石U-Pb年龄、岩石成因及地壳演化[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赵永久;松潘—甘孜东部中生代中酸性侵入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长贺;华夏地块早三叠世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地质意义[D];浙江大学;2006年
2 丁敬海;华夏地块下三叠统岩石重磁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永强;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与硫酸盐矿床共存共生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白云风;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原型盆地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5 俞赛赢;临沧花岗岩基中段花岗闪长岩类特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6 陈广俊;青海阿尼玛卿-巴颜喀拉造山带动力学演化及大场金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舒安鹏;地质构造和构造应力场对富溪隧道稳定性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伍新和;准噶尔盆地腹部陆梁油田油气水地球化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9 郝建荣;新疆三塘湖盆地地质特征和盆地热演化[D];西北大学;2002年
10 张凡;滇西南耿马地区弄巴剖面的晚古生代放射虫动物群及地层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梅;辽宁确立三个晚三叠纪植物群落[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2 徐倩民;谁帮助三叠纪恐龙成就霸业?[N];辽宁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吴丹;贵州旅游 重返“三叠纪”[N];贵阳日报;2005年
4 张齐 张益;专家考察论证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申报项目[N];贵州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刘磊;贵州:拟投资十亿再现“三叠纪”[N];法制生活报;2007年
6 胡卡妮 袁小娟;让三叠纪如侏罗纪般家喻户晓[N];贵州日报;2005年
7 记者 赵凡;我国又发现三叠纪海洋生物群[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8 张忠霞;恐龙熬了上千万年,才当上地球“霸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万全琳;苍海桑田万物生 斗转星移天地变[N];白银日报;2006年
10 文勇;黔南力争“拿下”两个世界级旅游品牌[N];贵州民族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