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
【摘要】:正一鸦片战争后,一批有识之士认识到,改变我国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必须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而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在当时必须向西方学习。于是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师夷"作为中国近代变革的先声,不仅引起了我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而且带来了近代教育的变革。做为一种"师夷"的有效形式,留学教育也应运而生了。
|
|
|
|
1 |
黄利群;;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
2 |
庄佳骝;;容闳和中国近代留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
3 |
岳谦厚;张玮;;清末民初中国留学教育的多元取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
4 |
郎群秀;;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
5 |
钟家鼎;;李端棻与近代中国教育[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
6 |
单中惠;;杜威教育思想与近代中国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
7 |
孔繁岭;;南京政府前期的留美教育[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
8 |
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交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
9 |
翟广顺;;容闳与晚清幼童出洋“教育计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10 |
董静芳;;晚清留学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