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镱铒共掺硅酸盐玻璃1530,664,549nm光致发光特性数值分析

李成仁  尹洪杰  明成国  刘玉凤  
【摘要】:稀土铒三价离子在光放大器、激光器和光学温度传感器等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镱离子在掺铒材料中的植入,可以显著地提高铒离子的抽运效率、改善光致发光特性。但是镱铒共掺材料中,掺铒浓度、掺镱浓度和镱铒掺杂比等参量选择的差异对铒离子红外波段、可见光波段的光致发光强度产生的影响不同。已有文献在理论分析镱铒共掺材料光致发光特性和光波导放大器净增益特性时,将铒离子的合作上转换系数、激发态吸收系数和交叉弛豫系数等上转换参量作为常数处理,虽然给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然而也有些实验现象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如不同波段光致发光强度与镱铒掺杂浓度、抽运功率之间的关系等。本文中,考虑激发态吸收、两级合作上转换和交叉弛豫等非线性效应,建立了镱铒共掺硅酸盐玻璃样品的九个能级的11个速率方程。唯象地构造了上述3个上转换系数随镱铒掺杂浓度的变化函数,并数值模拟、定性分析了980 nm 激光器抽运下,1530,664,549 nm 三个波段的光致发光强度与镱铒掺杂浓度(比值)、抽运功率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1)掺饵浓度1×10~(20) cm~(-3)、抽运功率100 mW 一定,掺镱浓度由0增加到4×10~(21)cm~(-3)时,549 nm 和 664 nm 光致发光强度单调增长,前者强度约为后者的两倍;但对于1530 nm 光致发光强度而言,计算范围内其强度明显大于上转换的红绿波段光致发光强度,并且有一最佳的掺镱浓度1.1×10~(21)cm~(-3),即优化的镱铒比为11:1。2)掺镱浓度2×10~(21)cm~(-3)、抽运功率100 mW 一定,掺铒浓度由0.1×10~(21)cm~(-3)增加到1×10~(21)cm~(-3)时,1530 nm 光致发光强度初始增加较快, 但掺杂浓度大于2×10~(20)cm~(-3)出现饱和,而549 nm 和664 nm 光致发光强度仍然单调增长, 且增强速率越来越快。3)掺铒、掺镱浓度一定,抽运功率由10mW 变化到1000 mW 时,3 种光的荧光强度变化与而浓度变化趋势相似,但随抽运功率增加,可见光光致发光强度增强速率也趋缓。4)随掺铒浓度的增加,1530 nm 光致发光最佳镱铒比下降,可见光则相反。数值模拟结果不仅与镱铒共掺硅酸盐对应波段光致发光强度测量相吻合,也解释了镱饵共掺 Al_2O_3薄膜1530 nm 光致发光的测量结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利岩;赵谡玲;徐征;张福俊;孙钦军;张妍斐;;Ir(Fppy)_3掺杂PVK体系发光特性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9期
2 周侃;冯东海;李霞;贾天卿;刘建胜;徐至展;;飞秒激光诱导ZnO:Al薄膜周期结构及其光致发光特性[J];光学学报;2011年08期
3 孙文佳;王青圃;刘兆军;张行愚;王公堂;白芬;兰伟霞;万学斌;张怀金;;基于BaWO_4晶体332cm~(-1)频移的拉曼激光器[J];中国激光;2011年07期
4 刘鹏祖;侯静;张斌;陈金宝;;基于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的1550nm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J];中国激光;2011年07期
5 杨未强;侯静;宋锐;刘泽金;;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二级抽运技术的理论分析[J];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6 朱海永;张戈;张耀举;黄呈辉;段延敏;魏勇;尉鹏飞;于永丽;;LD端面抽运c切Nd:YVO_4自拉曼倍频589nm黄光激光研究[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7 陈浩;沈德元;章健;杨浩;唐定远;赵婷;杨晓芳;;Ho:YAG陶瓷激光器实现21W连续波输出[J];中国激光;2011年07期
8 管海兵;叶云霞;吴忠;张磊;张永康;;长脉冲杂光对激光诱导冲击波的影响[J];中国激光;2011年07期
9 刘楚;Eric Rees;Toni Laurila;简水生;Clemens Kaminski;;纳秒脉冲在普通单模光纤中产生超连续谱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11年07期
10 常丽萍;范薇;郭淑琴;;百皮秒脉冲放大中自相位调制效应实验研究[J];光子学报;2011年08期
11 刘江;吴思达;王科;曹镱;杨全红;王璞;;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锁模、被动调Q掺镱光纤激光器[J];中国激光;2011年08期
12 张丙元;王国菊;何京良;王文军;高学喜;刘云龙;;自聚焦透镜耦合激光二极管抽运Nd:YVO_4锁模激光器的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07期
13 刘泽金;王小林;周朴;冷进勇;肖虎;许晓军;;9路光纤激光相干合成实现1.56kW高功率输出[J];中国激光;2011年07期
14 郝艳萍;张书敏;王新占;孟义昌;李辉辉;杜娟;李红飞;;基于多模光纤滤波器的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J];光学学报;2011年08期
15 刘江;魏汝省;徐佳;徐现刚;王璞;;基于6H-SiC衬底外延石墨烯的被动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J];中国激光;2011年08期
16 周翠芸;刘源;杜松涛;杨燕;吴姚芳;侯霞;陈卫标;;1030nm高重复频率纳秒脉冲全光纤放大器[J];中国激光;2011年08期
17 李堂刚;刘素文;王恩华;宋灵君;;Y_2O_3:Yb~(3+),Tm~(3+)纳米材料的可见及紫外上转换发光[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18 徐昕;王石语;蔡德芳;李兵斌;过振;文建国;;腔内倍频调Q激光器中脉冲光场的时间不稳定性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08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仁;尹洪杰;明成国;刘玉凤;;镱铒共掺硅酸盐玻璃1530,664,549nm光致发光特性数值分析[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春光;陈维德;卞留芳;许振嘉;;GaN注入Eu的光致发光特性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邹永刚;马晓辉;史全林;李占国;李林;刘国军;隋庆学;张志敏;;InGaAsSb的MBE生长和光致发光特性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卢士香;刘晓芳;刘益春;徐文国;;铟铕氧化物光学特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纯宝;王志光;臧航;宋银;金运范;魏孔芳;姚存峰;盛彦斌;马艺准;;高能重离子辐照注碳a-SiO_2薄膜的光致发光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刘旭;余萍;田云飞;刘洋;肖定全;;化学溶液沉积技术(CSD)制备钨酸钙薄膜[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方晴;曾和平;;N-乙基-3,6-二[2-(8-羟基喹啉)-乙烯基]咔唑锌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致发光特性[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宋银;谢二庆;王志光;张崇宏;姚存峰;马艺准;刘纯宝;魏孔芳;周丽宏;臧航;;退火对Pb辐照Al_2O_3单晶发光特性的影响[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朱海娜;徐征;赵谡玲;黄金昭;宋丹丹;张福俊;;有机阱结构器件中能量传递的研究[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晨霞;张在宣;方达伟;刘涛;庄松林;;分布式光纤拉曼放大器最佳抽运功率的选择及开关增益系数和噪声指数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仁;掺铒Al_2O_3薄膜制备工艺、光波导增益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贾昌文;TiO_2基半导体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钟声;ZnO薄膜的生长特性及掺杂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裘燕青;高性能掺杂石英光纤及光纤激光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王秀琳;长波段掺铒光纤超荧光光源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高静;掺钕钒酸盐0.91μm激光及其倍频蓝光激光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薛书文;溶胶凝胶法制备ZnO基薄膜及离子注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刘国华;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玉琼;若干新型材料的飞秒相干光谱及非线性光学性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春灿;大功率光纤激光源中热效应和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抑制与半导体激光器线阵的光束整形[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洪杰;Yb:Er共掺材料光致发光特性理论与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玉娟;多孔硅的发光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3 吕国才;Cu/AAO纳米有序阵列复合结构的光学特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锡森;掺杂对多孔硅及氧化锌光学特性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培;金离子注入氧化锌薄膜引起的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阿吉木·阿不来;过渡金属离子Cu和Mn掺杂无水芒硝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特性[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建勇;镱铒共掺光波导材料发光特性研究及放大器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张鹏展;极化和相变对Pr~(3+)掺杂Ba_(0.77)Ca_(0.23)TiO_3陶瓷发光特性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年
9 赵谦;a-Si:H中的光致Er荧光及缺陷荧光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10 李守义;AAO薄膜及Co/AAO纳米有序阵列复合结构光学特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