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崔洁舒先红潘翠珍葛均波  
【摘要】:正背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可伴随心室机械收缩不同步,但目前缺乏针对CLBBB引起的左室节段收缩功能改变的研究。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定量测量并直观反映左室整体及节段容积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简嘉佳;;静心有助于缓解心力衰竭[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年06期
2 赵发虎;;基层医院心力衰竭的治疗用药解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29期
3 牛春燕;;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9期
4 付广军;;心力衰竭中脑钠肽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1期
5 艾丽英;王晓宏;;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1年06期
6 高连彬;史靖芹;李刚;范瑾章;崔惠卿;孙少芹;岳龙;黄红丽;黎明;王京坡;吴娜;张静;田永武;;定州市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用情况调查[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陈彦霞;;5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9期
8 帕提曼;吐尔逊那衣;;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8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2期
9 傅向华;汪雁博;王学超;;第三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0年会特约专家精彩讲座摘录(十三)[J];临床荟萃;2011年18期
10 杨登云;;脑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4期
11 任广峰;王金国;;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诊断价值及其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8期
12 许元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2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2期
13 严雪群;;心衰病人的家庭护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6年01期
14 陈林祥;;心力衰竭病人需知[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7年01期
15 王玉霞;陈晶晶;程杨;;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顽固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6 王辉;;肺心病并心力衰竭1例报告[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4期
17 李秀勇;史万祥;;心室辅助装置[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7期
18 奚卉;;巧克力可以降低心力衰竭风险[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0年11期
19 纪莹;;夜间血压升高可能预示心衰危险[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6年04期
20 吴国星;王红华;;心脏病患者52例死亡因素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菁;胡大一;邱春光;卢文杰;;QRS宽度和彩色多普勒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同步性的对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崔洁;舒先红;潘翠珍;葛均波;;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或不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内收缩同步性[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叶振盛;郭薇;陈斌;;全方向M型超声的位移-时间曲线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的同步性[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4 李婷;史蓉芳;李剑明;;平衡法心血池显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CRT疗效二例[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张婷;高东梅;宋军;;组织同步显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运动的非同步性[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刘表虎;朱向明;李国杰;曹蘅;柯永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节段运动幅度牛眼图定量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节段运动同步性临床研究[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崔洁;舒先红;潘翠珍;葛均波;;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或不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内收缩同步性[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吴伟康;杨辉;;氧化应激与心力衰竭[A];首届粤港生物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崔洁;舒先红;潘翠珍;葛均波;;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研究[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王贵生;李俊德;;心力衰竭的中医辨治三法[A];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22分会场——“中医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芃;心力衰竭相关的血清标记物的初步筛选及与心室重构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晶;重组人B型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的冠脉循环和肾循环血流动力学效应的系列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3 冼绍祥;肾阳虚型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何怀阳;“固本救心方”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孙要军;心力衰竭时大鼠下丘脑室旁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与NMDA受体相互作用对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李先涛;生脉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李美霞;抗β_3/抗β_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与心力衰竭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王新华;地黄低聚糖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9 黄平东;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干预心力衰竭心室重塑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周凤娇;养心康片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证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应用TSI和2DS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雷阳;心脏再同步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09年
3 张莹莹;双心室同步化起搏治扩张型心肌病的短期疗效[D];浙江大学;2007年
4 夏菁;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犬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5 王开平;数据信息技术对慢性心衰的中医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张馨文;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及IL-6、IL-8与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7 王先利;硫化氢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0年
8 吕言;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的改变及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9 庞辰珠;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10 李雨薇;血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预测与评估价值[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晴晨 编译;拂晓 心力衰竭者危险时刻[N];大众科技报;2001年
2 ;测试心力衰竭的准确方法[N];大众科技报;2002年
3 汪敏;心力衰竭年龄增高,死亡率下降百分之五十六[N];科技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周唯;心力衰竭:防治并重[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驻京记者 贾岩;诊断心力衰竭:把握“双截点”[N];医药经济报;2011年
6 ;代文片可治疗心力衰竭[N];经济参考报;2003年
7 记者 刘霞;科学家发现导致心力衰竭的遗传物质[N];科技日报;2008年
8 朱建铭 编译;诺华的代文获准用于治疗心力衰竭[N];医药经济报;2003年
9 赵连友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教授);心力衰竭型高血压:早期先降压 晚期先护心[N];医药经济报;2011年
10 王小溪;高湿热天气易诱发心力衰竭[N];中国质量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