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外来词的词义汉化和汉英词典的翻译

孟伟根  
【摘要】:汉语和其它语言一样,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总在不断地引进和吸收外未词。外来词一旦被汉语吸收,就常常会按照汉语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改造,以适应汉语的语言体系,成为汉语词汇中的成员。对外来词汉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比较语言学的内容,而且对于正确理解词义,进行汉外语互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源于英语的汉语外来词的词义汉化以及汉英词典对外来词的回译问题作了探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连葆华;;从外来词看文化的相互渗透[J];职业;2010年12期
2 冯永胜;;汉语新词语中的外来词语[J];科技信息;2006年S2期
3 刁晏斌;;“文革”时期外来词语使用情况考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黎淑果;;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及其影响[J];魅力中国;2009年13期
5 左耀琨;;关于文博领域外来词语的翻译[J];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02期
6 郑竹群;;词竞人择 适者生存——论外来词的规范化问题[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4期
7 胡孙贵;;外来词——新时代条件下对汉语的影响及我们的态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马永利;;外来异形词的规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曹仁松;;外来词与社会文化发展[J];科技信息;2008年29期
10 陈光磊;;改革开放中汉语词汇的发展[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9年02期
11 刘延新;;略论商品命名中的“西语化”倾向[J];沈阳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12 阿德尔;;浅谈英语中的某些外来词[J];英语自学;1995年11期
13 王玉洁;;对英语外来词语境文化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年09期
14 王玉英;社会生活与新词新语[J];昌吉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5 赵伟,王丹;试论语言的吸收、同化功能与民族文化心理[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6 黄海英;;汉民族文化心理对外来词构成方式的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7 施歌;;浅谈外来词语的翻译[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18 范秀秀;;汉语外来词的分类[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19 莫家泉;商品名称谈类[J];阅读与写作;1994年06期
20 尤翠云;;汉语对新时期外来词语的同化与融合[J];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伟根;;外来词的词义汉化和汉英词典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韩淑红;吴远庆;;《现代汉语词典》一、五版的外来词语源对比考察[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华;;对新外来词语的使用、规范等问题的观察与思考[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曹沂华;;浅论汉语外来词的类型、发展及规范[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艳;施春宏;;外来词语义的汉语化机制及相关问题[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雪;;也谈字母词[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林宝卿;;闽南方言与外来文化[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韩淑红;吴远庆;;《现代汉语词典》一、五版英源外来词语对比考察[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春宇;;浅议俄语经贸文章翻译的几个问题[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四期)[C];1997年
10 张明杰;;关于日语外来语教学的若干问题[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淑红;两汉非佛典外来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莉莉娅;浅析中俄外来词语的异同[D];吉林大学;2012年
2 佟颖;《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外来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希;跨文化交际语境下外来词谜米学研究路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郭丽红;俄汉语外来词对比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袁素荣;论汉语对外来词的接纳与融汇[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祁晓霞;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金多荣;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秦韶云;阿拉伯语词汇的发展途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伊兴荣;从《新华新词语词典》看新词语造词法[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10 袁园;1990-2002年间的经济类新词透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秀秀 邢艳;海归如何看“汉语保卫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伊朗总统下令清除外来词汇[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本报记者 郑娜 赵晓霞;规范使用语言 主流媒体责无旁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4 周振鹤 葛红兵 郜元宝 陈光磊 胡守钧;汉语:突出外来语的重围[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解放日报社 丁仁耀;新闻语言的纳新与规范[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6 周吉;全球化能把中国文化怎么样?[N];中国财经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王连弟;“权威词典”折射生活巨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8 唐建新;莫让“邪风”刮坏教研[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郭利芳;从化学元素用字的特点看未来汉字发展的某种趋向[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10 水天中;现实主义风格的探求与扩展[N];中华读书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