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背景下不同杂优模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氮效率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玉米持续增产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增密是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构建合理的冠层结构,有利于提高密植群体的光能截获率和光合速率,实现作物高产。但在追求玉米高产过程中,增加种植密度以及大量的氮肥投入造成群体内部郁闭,叶片早衰、光合速率下降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密植群体良好冠层的构建和光能高效利用。因此,研究不同优势杂交种春玉米冠层叶面积、植株形态特征和氮素分布对光合氮利用效率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揭示优化冠层结构促进密植高产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材料与方法】本文以不同杂优模式代表性品种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似Y335)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14和2015年设置5个氮肥水平(0kghm~(-2)(N_0)、100 kg hm~(-2)(N_1)、200 kg hm~(-2)(N_2)、300kg hm~(-2)(N_3)和400 kg hm~(-2)(N_4)),研究不同施肥量对不同优势杂交种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光照、氮素分布和利用特征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分析】两品种夏玉米在施氮量200或300kg.ha~(-1)冠层具有较高的茎叶夹角、叶向值和叶面积指数(LAI),XY335上层叶向值较ZD958高18.42%,而中下层较ZD958低16.43%和27.11%,N3处理LAI后期衰减提前,尤其是中下部叶片。冠层的光截获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并在300kg.ha~(-1)时最高,主要是增加了中上层叶片的光截获量;当施氮量为200kg.ha~(-1)时XY335光能利用效率最高为1.08 g·MJ~(-1),而ZD958在施氮量为300kg.ha~(-1)时最高为1.05g.MJ~(-1),低氮处理中ZD958光能利用率更高。叶片含氮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XY335的氮含量呈"前慢后快"的趋势降低,而ZD958吐丝后期逐渐降低且趋势较缓;N2水平各层叶片的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最高,XY335上层PNUE平均较ZD958高12.52%,中层较ZD958低3.61%,下层较ZD958低31.79%。灌浆期的PAR截获率、光能利用率和光合氮利用效率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通过不同优势杂交种夏玉米密植群体改变冠层结构而提高冠层光截获量,不同施氮量的调控叶片氮分布,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光合氮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玉米籽粒产量。
|
|
|
|
1 |
李云梅,王人潮,王秀珍,沈掌泉;水稻冠层结构变化对二向反射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3期 |
2 |
吴玉娥,郜庆炉,杨文平,梁云娟,刘俊美;不同小麦品种冠层结构及产量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3 |
罗宏海,朱建军,张旺锋,张卫国,徐公赦,郭世民,潘生龙;不同配置方式对棉花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
4 |
王丽铃;张建新;鲁学浩;;不同施肥量对棉花冠层结构的影响及其调控作用[J];新疆农垦科技;2008年05期 |
5 |
姚青青;王斌;杨涛;牛新湘;马兴旺;;棉花冠层结构测定方法探讨[J];中国棉花;2011年07期 |
6 |
严威凯;王新中;王辉;;小麦冠层结构中叶面积的层次构成与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1991年03期 |
7 |
胡延吉,兰进好;不同时期小麦主栽品种冠层结构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1999年01期 |
8 |
王冀川;徐雅丽;韩秀峰;高山;;不同滴灌水量对杂交棉冠层结构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0年12期 |
9 |
裴炎;邱晓;;棉花冠层结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S1期 |
10 |
王春艳;礒田昭弘;王道龙;李茂松;阮明艳;苏跃;;新疆石河子棉区高密条件下冠层结构和光分布特征[J];棉花学报;2006年04期 |
11 |
熊淑萍;杨颖颖;李春明;马新明;姬兴杰;徐光辉;;不同肥料处理对豫麦34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8年02期 |
12 |
李春明;熊淑萍;杨颖颖;马新明;;不同肥料处理对豫麦49小麦冠层结构与产量性状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年05期 |
13 |
彭世彰,刘凤丽;节水灌溉的水稻冠层结构研究[J];节水灌溉;2004年06期 |
14 |
赵中华,刘德章,郭美丽,南建福,冯利平;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15 |
孙梅霞,王吉华;雨养烟田以肥调水技术对群体冠层结构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
16 |
傅兆麟,孙其信;小麦超高产基因型冠层结构有关问题的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7 |
杨艳敏,刘小京,孙家灵,欧阳竹;棉花“双种双层”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光在冠层中分布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8 |
石春林;朱艳;曹卫星;金之庆;;水稻冠层结构的动态模拟研究[J];作物学报;2006年12期 |
19 |
张艳敏,李晋生,钱维朴,黄德明;小麦冠层结构与光分布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6年01期 |
20 |
裴炎,邱晓,刘明钊;棉花冠层结构及光合作用研究[J];作物学报;198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