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产量对氮肥响应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生理的关系
【摘要】:【研究背景】植物根系不仅是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而且可以通过调节根系构型、合成或分泌激素、有机酸和酶等物质来适应多变的土壤环境,调节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根系和地上植株的生长。土壤结构和养分与水分等条件、根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等也可以影响根系生长发育、形态分布、分泌物的种类和数量及其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因此,水稻根系的形态与生理特征必然影响氮素的吸收与利用,从而影响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但目前关于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与氮肥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仍然较少。在高产条件下,氮肥利用效率不同的水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有何差异仍缺乏研究。【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以籼稻天优华占、两优培九和粳稻陵香优18、宁粳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对施氮量的响应以及高产条件下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品种间差异。【结果与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对施氮量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上述四个水稻品种在获得最高产量(10.1~10.3 t hm~(-2))时,天优华占和陵香优18所需施氮量为242.5~255.5kg hm~(-2),明显低于两优培九和宁粳1号的327.3~328.0 kg hm~(-2)。天优华占和陵香优18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明显高于两优培九和宁粳1号,表明天优华占和陵香优18产量对氮肥的反应较两优培九和宁粳1号敏感。在高产(10.5~10.9 t hm~(-2))条件下,天优华占和陵香优18主要生育期(分蘖中期、穗分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根系的重量、长度和总吸收表面积低于两优培九和宁粳1号,而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及其占总吸收表面积的比例、根系伤流量以及根系活力则显著高于两优培九和宁粳1号。【结论】水稻产量对施氮量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氮肥高效利用品种在根系形态生理上具有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根系伤流量和根系活力高的特点。耐肥高产品种存在根系冗余生长现象。通过选育或选用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根系伤流量和根系活力高的水稻品种、或通过栽培措施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将有望在获得水稻高产的同时,降低水稻施氮量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
|
|
|
1 |
张炎,崔水利,王讲利,姚家鹏;不同施磷量对棉花根系形态和磷吸收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1996年02期 |
2 |
张炎,崔水利,王讲利,姚家鹏;不同量磷施入不同比例土体中对棉花根系形态和磷吸收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1998年02期 |
3 |
林文,李义珍,姜照伟,郑景生,何书锋;不同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及机能的影响[J];福建稻麦科技;2000年04期 |
4 |
崔水利,张炎,王讲利,姚家鹏;施磷对棉花根系形态及其对磷吸收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7年03期 |
5 |
郝艳淑;姜存仓;王晓丽;夏颖;陈防;;不同棉花基因型钾效率特征及其根系形态的差异[J];作物学报;2011年11期 |
6 |
褚光;杨凯鹏;王静超;张耗;;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
7 |
李宝珍;王松伟;冯慧敏;徐国华;;氮素供应形态对水稻根系形态和磷吸收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8年06期 |
8 |
阿丽艳·肉孜;张巨松;郭仁松;杜强;石大伟;武辉;;不同施氮量对枣棉间作棉花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3年10期 |
9 |
李素梅;施卫明;;不同氮形态对两种基因型水稻根系形态及氮吸收效率的影响[J];土壤;2007年04期 |
10 |
李敏;张洪程;杨雄;葛梦婕;马群;魏海燕;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曹利强;吴浩;;水稻高产氮高效型品种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J];作物学报;2012年04期 |
11 |
;江西农大一研完成果填补国内空白[J];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年01期 |
12 |
马新明;杨娟;熊淑萍;席磊;虎晓红;;烟草根系形态发育模拟模型[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
13 |
魏海燕;张洪程;张胜飞;杭杰;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马群;张庆;刘艳阳;;不同氮利用效率水稻基因型的根系形态与生理指标的研究[J];作物学报;2008年03期 |
14 |
杨建昌;;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产量、品质形成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
15 |
何华,康绍忠,曹红霞;限域供应NO_3~-对玉米根系形态及其吸收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16 |
曾秀成;王文明;罗敏娜;廖红;王秀荣;;缺素培养对大豆营养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年04期 |
17 |
张宁;郭荣发;;不同钾效率水稻品种苗期的根系形态与生理指标[J];江苏农业学报;2014年04期 |
18 |
郎有忠,胡健,杨建昌,张祖建,朱庆森;抗旱型稻根系形态与机能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19 |
孙静文,陈温福,曾雅琴,马英杰;氮素水平对粳稻根系形态及其活力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20 |
陈磊;王盛锋;刘荣乐;汪洪;;不同磷供应水平下小麦根系形态及根际过程的变化特征[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