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PEG模拟干旱条件下苦瓜品种的芽期抗旱性鉴定与筛选

陈世国  谢景  李育军  
【摘要】: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法,通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下胚轴伸长量5个生理生化和形态指标,利用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苦瓜(Momordica charantina L.)13个主要生产品种的芽期抗旱性进行了鉴定和筛选。本实验抗旱性综合评价值的结果表明:苦瓜品种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金天A-1碧丰二号华富新农村翠绿三号碧绿三号金宝靓绿丰绿绿宝石顶优早绿碧珍一号;该结果初步为苦瓜抗旱品种选育和旱作栽培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炎武,薛大煜;湘苦瓜2号[J];中国蔬菜;1997年04期
2 陈敢;湘苦瓜一号[J];农村新技术;1997年02期
3 王修堂,王晓明;苦瓜的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1998年05期
4 徐胜力;薄膜苦瓜育苗技术[J];西北园艺;1998年02期
5 吴适民,黎世龄,袁海波,潘洪来;台湾月华苦瓜引种与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1999年03期
6 王成才;漫话苦瓜[J];吉林畜牧兽医;1999年11期
7 李长林,李隆昌,梁海今;苦瓜的栽培技术要点[J];吉林农业;1999年02期
8 苗立军,绳苏欣,李翠改,张书云;日光温室苦瓜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开发;1999年03期
9 肖鸿勇,张彦斌;苦瓜栽培技术[J];江西园艺;2000年02期
10 李平,刘林;苦瓜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0年03期
11 ;苦瓜食品加工方法[J];保鲜与加工;2001年02期
12 万新建,陈学军,缪南生,方荣;我国苦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江西农业学报;2002年03期
13 王晓锋;低糖苦瓜蜜饯[J];河北农业科技;2002年07期
14 孙孝合,杜慧明,索宇光;苦瓜高产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2003年10期
15 李慧泉;棚(室)种苦瓜效益高[J];河北农业;2003年08期
16 蔡马;苦瓜的营养与利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3年06期
17 林仰河,王宾,兰兴庆,叶庆添;西园苦瓜的选育与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03期
18 贾生平;苦瓜果酱的加工[J];农村百事通;2004年12期
19 赵立新;大棚番茄套种苦瓜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4年05期
20 徐向上,曾玉清,缪桂兰,殷伟;苦瓜嫁接高效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超;刘接卿;程保辉;李振杰;邱明华;;苦瓜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陈晓流;;植物抗旱性鉴定[A];全国旱情监测技术与抗旱减灾措施论文集[C];2009年
3 黄龙;张名位;魏振承;邓媛元;张瑞芬;;不同苦瓜品种果肉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比较[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杨叶;嵇豪;蔡琪敏;汪鹏荣;蓝丽精;蒋冬花;;苦瓜枯萎病病菌的鉴定及防效初探[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炳文;宋永生;郝征红;岳晖;邬元娟;;苦瓜的功能保健食品及对其产品的开发研究[A];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及科学进展学术资料汇编[C];2002年
6 张卫星;朱德峰;廖西元;朱智伟;徐一成;林贤青;张玉屏;陈惠哲;周平;;水稻籽粒形态的机器视觉检测及其在抗旱性鉴定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薛颖;;苦瓜生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A];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及科学进展学术资料汇编[C];2002年
8 白锦;满青青;葛文津;;苦瓜冲剂调节血糖的实验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老年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黄江华;习平根;张云霞;向梅梅;姜子德;;苦瓜内生真菌鉴定与多样性分析[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杨晓峰;张存岭;胡湘军;;苦瓜园艺性状改良研究初探[A];全国蔬菜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满业;苦瓜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开花相关基因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施木田;苦瓜锌及其与钼硼不同配比的营养生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3 李璟;苦瓜蛋白的纯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2年
4 田治国;万寿菊属植物耐热性与抗旱性的评价及生长生理特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刘政国;苦瓜杂种优势及其与遗传距离相关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白向历;玉米抗旱机制及鉴定指标筛选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贺正;水稻抗旱性研究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8 杨静;苦瓜耐低温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9 彭书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两种MADS-box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李凤海;玉米抗旱性指标的筛选及其遗传特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悦;苦瓜籽油的复凝聚微胶囊化技术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刘鹍;苦瓜单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叶;壳聚糖诱导苦瓜对枯萎病的抗性及其机理探讨[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宏亮;盱眙县困难地植被恢复树种苗期抗旱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王立辉;拉萨半干旱河谷5种灌木的抗旱性研究[D];西藏大学;2010年
6 李聪;西瓜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赵秀明;新引进苹果矮化砧木的抗旱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郭亦然;苦瓜子生药学与苦瓜药用成分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9 毕经伟;向日葵芽苗期抗旱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凤霞;无芒雀麦抗旱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潘绍斌 本报记者 傅雪晖;苦瓜镇的甜日子[N];云南日报;2006年
2 ;苦瓜随水施肥方式不可取[N];蚌埠日报;2009年
3 陈文;危害苦瓜的病虫及防治[N];农民日报;2002年
4 省农科院资源所研究员 张玉灿;苦瓜嫁接技术[N];福建科技报;2011年
5 山东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 张炳文 郝征红;苦瓜食品的加工工艺[N];陕西科技报;2003年
6 ;常食苦瓜能降血糖[N];信息时报;2003年
7 陆文;多种做法吃苦瓜[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8 亓念慈;三种人少吃苦瓜[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9 李中岳;苦瓜种植技术[N];中国特产报;2002年
10 张爱军;夏令名品数苦瓜[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