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用玉米杂交种抗病毒病鉴定
【摘要】:正玉米矮花叶病(Maize Dwar.f Mosaic)和玉米粗缩病(MaizeRough Dwarf)是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毒病害。一般病田减产20% 左右,严重地块减产80% 以上甚至更多,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极大的影响了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成为玉米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玉米病毒病的发生流行与品种抗病性密切相关,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病毒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病
|
|
|
|
1 |
郭虹;我国特用玉米的主要类型[J];现代农业;2000年02期 |
2 |
;特用玉米——九甜粘早[J];河北农业科技;1994年03期 |
3 |
宋同明;发展我国特用玉米产业的意义、潜力与前景[J];玉米科学;1996年04期 |
4 |
毛小瑞;发展特用玉米要考虑条件[J];农家参谋;1998年03期 |
5 |
;特用玉米品种有哪些[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3年02期 |
6 |
丁述举,杨万里,毛武纯;特用玉米栽培技术要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年01期 |
7 |
吕纪增,杨雪巧;果蔬型特用玉米引种及高效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5年07期 |
8 |
杨金兰,胡杰;特用玉米的产业开发在我省大有发展前途[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7年03期 |
9 |
孙广佩;紫香玉特用玉米[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1年03期 |
10 |
黄云霄,段智利,杨荣芬;特用玉米育种的进展[J];种子;2002年06期 |
11 |
顾明;特用玉米种子的可持续生产(英文)[J];种子;2004年10期 |
12 |
邓芸,马永祥,王百姓;特用玉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种业;2004年12期 |
13 |
王凤格,许美玲,马秋刚;我国特用玉米产业及其发展前景[J];粮油食品科技;2002年02期 |
14 |
廖汉怡;三个特用玉米新品种[J];农家顾问;1996年06期 |
15 |
王建迎,白文起,徐敏;特用玉米的开发前景[J];杂粮作物;2001年01期 |
16 |
王留梅;郭永芳;秦京宪;;特用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农技推广;2006年09期 |
17 |
李国英;果蔬型特用玉米的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1999年11期 |
18 |
;特用玉米单交种──甜玉6号[J];农业科技通讯;2001年04期 |
19 |
谢太理,谭冠宁,梁益珍,李俊林;特用玉米五个新品种的选育[J];广西农业科学;2002年03期 |
20 |
王忠民;发展特用玉米前景广阔[J];食品科技;199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