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水稻叶长QTL的精细定位

王鹏  周桂林  崔克辉  余四斌  
【摘要】:正叶片是作物株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及生理功能直接影响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率,最终决定作物产量。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遗传研究的模式植物。为了弄清叶片形成的遗传调控机制及其对水稻株型和产量潜力的影响,本研究以源于优良杂交稻亲本珍汕97B和93-11的回交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对剑叶大小(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了定位分析。QTL分析结果显示,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以民;;大豆QTL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大豆科技;2011年04期
2 赵裕峰;滕学海;;浅谈水稻隔寒增温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7期
3 蒋锋;刘鹏飞;王汉宁;张金凤;王晓明;;玉米穗高系数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高灵路;王长彪;汪保华;;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5 曲存民;付福友;卢坤;谢景梅;刘晓兰;黄杰恒;李波;王瑞;谌利;唐章林;李加纳;;不同环境中甘蓝型油菜种皮木质素含量的QTL定位[J];作物学报;2011年08期
6 乔军;刘富中;陈钰辉;连勇;;园艺作物果形遗传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11年07期
7 陈华涛;陈新;喻德跃;;大豆苗期耐盐性的遗传及QTL定位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年03期
8 李世强;陈威;谭静;王坤;番兴明;;玉米灰斑病的抗性机理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11年02期
9 ;水稻超高产集成技术[J];农民文摘;2011年07期
10 胡继松;彭伟正;庞伯良;杨震;周丽君;;水稻抗倒伏性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11 赵志超;黄涛;李大全;;猪繁殖相关性状遗传标记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1年08期
12 丁安明;李君;崔法;赵春华;马航运;王洪刚;;利用小麦关联RIL群体定位产量相关性状QTL[J];作物学报;2011年09期
13 任永哲;徐艳花;张庆琛;梁峰;;禾本科植物根系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14 于洋;张晓军;李富花;相建海;;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策略及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04期
15 高晓清;谢学文;许美容;王磊;石英尧;高用明;朱苓华;周永力;黎志康;;水稻抗纹枯病导入系的构建及抗病位点的初步定位[J];作物学报;2011年09期
16 赵娟;王立浩;毛胜利;张正海;云兴福;张宝玺;;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QTL分析[J];中国蔬菜;2011年18期
17 熊建华;赵永贞;高永华;谢达祥;张彬;陈晓汉;;凡纳滨对虾良种培育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1年05期
18 孔凡金;李俊文;龚举武;石玉真;刘爱英;商海红;龚万奎;王涛;袁有禄;;不同遗传背景下陆地棉衣分和子指性状QTL定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8期
19 孙海艳;蔡一林;王久光;王国强;代国丽;徐德林;孙敬芳;;玉米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QTL定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1年04期
20 文海玲;;灌阳县再打水稻超高产攻坚战[J];农家之友;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周桂林;崔克辉;余四斌;;水稻叶长QTL的精细定位[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鲁绍雄;华雯妤;毛华明;连林生;;不同性状遗传力和QTL方差下两阶段选择的QTL选择反应[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钟娟;樊叶杨;黄得润;梅德勇;庄杰云;;不同环境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QTL分析[A];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于红;李琪;郭希明;;美洲牡蛎抗病性状的QTL定位及其关联分析[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吴为人;李维明;唐定中;卢浩然;A.J.Worland;;水稻分蘖发育有关QTL的动态定位[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王军;朱金燕;周勇;杨杰;王中德;范方军;梁国华;仲维功;;基于CSSSLs的水稻穗长QTL的定位[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建军;朱磊;冯维松;杜佩娜;王俊;王曼;徐辰武;顾铭洪;梁国华;;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精细定位水稻粒型QTL[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Genetic map construction and oil contents QTL localization analysis in soybean[A];第十一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摘要集[C];2010年
9 韩光明;赵明辉;陈温福;;超绿水稻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董少玲;张颖慧;张亚东;陈涛;赵庆勇;朱镇;周丽慧;姚姝;王才林;;水稻重组自交系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分蘖角的QTL检测[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玉春;水稻早衰控制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水稻出糙率的QTL定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姜树坤;水稻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基础解析及株型QTL精细定位[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3 樊叶杨;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产量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和遗传分解[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王亚民;基于贝叶斯统计的谷物胚乳性状QTL作图方法[D];扬州大学;2009年
5 胡芳;中国荷斯坦奶牛6号染色体泌乳性状QTL精细定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姜振峰;大豆油分和蛋白质含量遗传效应及与环境互作效应QTL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王健胜;小麦—冰草多粒衍生系3228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杨美;甘蓝型油菜根系形态对低磷胁迫的反应及其QTL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福利;海带群体遗传分析及叶片长、宽性状QTL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10 王峰;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及农艺、品质性状的QTL定位[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分云;水稻大粒品种“特大籼”的粒型和粒重QTL定位[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江云;利用导入系定位氮胁迫下水稻产量性状QTL[D];重庆大学;2010年
3 刘国玲;不同环境下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萌;玉米耐低磷产量因子的QTL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李卓坤;小麦苗期性状QTL定位及株高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苏相文;水稻重组自交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桂芝;利用大粒突变体进行小麦籽粒大小和产量性状的QTL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高志强;水稻遗传图谱构建及粒形和粒重QTL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胡霞;利用回交导入系剖析水稻产量与品质QTL及其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宋晓昆;大豆脂肪酸组分遗传及QTL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益;我省水稻超高产研究全国领先[N];贵州日报;2010年
2 王柏涛 王永军 实习生 李双依 记者 李林岩;玉米水稻纳入课题研究[N];吉林日报;2011年
3 记者 王代林 实习记者 陈君;喜报 水稻超高产核心区亩产超770公斤[N];四川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益;贵州水稻跃上世界领先高地[N];贵州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龙军 唐湘岳 本报特约记者 禹爱华;水稻世界纪录是如何诞生的?[N];光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卢飒;水稻超高产研究 跻身全国领先行列[N];贵阳日报;2010年
7 特约记者 严坤;力保产粮大县旗帜[N];自贡日报;2010年
8 记者 刘志伟;水稻抗倒伏新技术拿到“牌照”[N];科技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瑜 肖力伟;水稻:产能提高的关键 在于“统”得是否到位[N];农民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鸿良;超级稻育种为水稻“塑身”[N];北京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