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模式对我国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摘要】:隔沟交替灌溉(Partial root-zone drying,PRD)被认为是一种节水灌溉的方法,它可以提高多种作物的水分利用率。本研究于2009~2010年,在我国甘肃与内蒙两个半干旱马铃薯种植区同时开展,选用两个马铃薯品种,冀张薯8号和克新1号,比较覆膜及灌溉模式对马铃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马铃薯产量存在显著的差异。呼和浩特的马铃薯产量显著高于兰州的马铃薯产量,但比重却低于兰州马铃薯的比重。在两试验点中,当灌溉量减少至经验灌溉量的一半时,PRD_(50)处理(隔沟交替灌溉,灌水量为经验灌水量的1/2)和C_(50)处理的马铃薯产量与经验灌溉处理(C100)的产量没有显著的差别,水分利用率却显著提高。PRD_(25)处理(隔沟交替灌溉,灌水量为经验灌水量的1/4)的产量虽低于灌水量为经验灌水量一半的处理,但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且水分利用率增高的幅度要远高于产量降低的幅度。研究显示,运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可以在保证产量不变的基础上节省用水量。是否运用覆膜技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来决定。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