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对超高产春玉米花后不同层位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摘要】:正超高产春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难度不断增大,如何提高花后叶片生产效率或光合效率,是超高产春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和高产挖潜的研究热点。为了探索超高产春玉米产量挖潜的可行途径,本文在75000、82500和90000株/hm~2 3个种植密度下,对超高产创建中具有代表性的3个类型品种(大株大穗型,中株中穗型,小株小穗型)散粉后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进行
|
|
|
|
1 |
高汝江;;玉米缩株增密超高产栽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07期 |
2 |
郭斌;王友德;赵明;李少昆;柳延涛;赵新成;吴志勇;邓志顺;;新疆春玉米超高产栽培研究初报[J];耕作与栽培;2009年01期 |
3 |
陆建飞,刘锋,陈波;江苏省五大作物超高产栽培的技术经济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2年06期 |
4 |
黄宝林,刘俊,王义贵,习凤玲;高沙土地区玉米—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00年04期 |
5 |
;介绍两种旱粮高产间作套种方式[J];今日科技;1971年47期 |
6 |
何从辉;春玉米制种的技术措施[J];江西农业科技;1985年02期 |
7 |
姚炳龙,李炳生;对沿海旱作地区推广夏玉米问题的商榷[J];作物杂志;1989年04期 |
8 |
陈国平,孙政才;我国玉米最高亩产新纪录[J];农业新技术;1992年02期 |
9 |
郑根莲;;丽水地区发展春玉米生产的适应性分析[J];浙江气象;1993年04期 |
10 |
张航,徐福利,赵明智;渭北旱原春玉米高产农艺措施最佳组合方案的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4年04期 |
11 |
王海生,吴晓明;春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分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4年05期 |
12 |
张真;贝母/春玉米/番薯旱地高产栽培技术应用[J];中药材;1994年09期 |
13 |
戴高星;春玉米连作秋大豆可多收一茬[J];中国农技推广;1995年05期 |
14 |
陈勇,栾春荣,王迎春,王建如,鞠章纲;沿江高沙土地区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1997年06期 |
15 |
黄示瑜;冬种辣椒套种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1998年06期 |
16 |
黎国翰;第二代粘虫在襄南地区危害春玉米严重[J];湖北植保;1999年05期 |
17 |
慕美财,单玉珊,韩守良,李均先,曲成文;有关小麦超高产栽培的若干问题[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年03期 |
18 |
高炳德,李江遐,周燕辉,赵利梅;内蒙古平原灌区公顷产量13.7t~15.9t不同品种春玉米氮、磷、钾吸收规律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
19 |
洪晓强;秦巴山区春玉米丰产栽培模式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
20 |
马玉春;张怀君种小麦——夏栽春玉米获高效[J];河北农业;2002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