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树兵,王洪刚;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42)异附加系的选育及分子细胞遗传鉴定[J];科学通报;2002年19期 |
2 |
李红美,李兴锋,高居荣,王洪刚;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异附加系与杀配子材料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4期 |
3 |
丁斌,王洪刚,孙海艳,高居荣,张玉喜,李宪彬;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11期 |
4 |
丁斌,王洪刚,孙海艳,栾生,高居荣;小偃麦异附加系的细胞学及分子标记鉴定[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5 |
张晓军;畅志坚;张名昌;詹海仙;阎晓涛;;抗白粉病小偃麦异附加系的选育及细胞学鉴定[J];山西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
6 |
张晓军;畅志坚;阎晓涛;詹海仙;李欣;;2个抗白粉病小偃麦异附加系的GISH鉴定[J];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
7 |
高海波,陈孝,陈明,徐兆师,李连城,马有志;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Z4的外源染色质的分子标记[J];西南农业学报;2005年05期 |
8 |
胡英考,辛志勇,陈孝;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的生化与分子标记[J];西北植物学报;2002年01期 |
9 |
孙晓平,钱幼亭,周广和;抗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小麦异附加系Z1抗性基因的RAPD标记[J];植物病理学报;1999年01期 |
10 |
徐琼芳,马有志,辛志勇,陈孝,林志珊;应用原位杂交及RAPD技术标记抗黄矮病小麦一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异附加系[J];遗传学报;1999年01期 |
11 |
王黎明,林小虎,张平杰,张志雯,王玉海,赵逢涛,高居荣,李文才,李兴峰,王洪刚;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异代换系山农0095的选育及其鉴定[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
12 |
张李娜;;中间偃麦草优良基因向小麦的转移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
13 |
陈钢,高景慧,张庆勤;中间偃麦草和硬粒小麦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中的利用[J];麦类作物学报;1998年05期 |
14 |
王长有,吉万全,薛秀庄,王秋英;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条锈病抗性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9年06期 |
15 |
杨世湖,徐利远,刘大钧;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型研究[J];作物学报;1988年04期 |
16 |
祁适雨,肖志敏,张延宾,韩方普;小麦多抗和优质源──远中_6和远中_7的选育[J];麦类作物学报;1996年05期 |
17 |
田靫,卢一凡,邓继先,李滨,张学勇,刘广田;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TAI-27中附加染色体的显微切割及特异性探针的筛选[J];中国科学C辑;1999年02期 |
18 |
司玉君;刘树兵;王洪刚;吴新儒;李文才;王玉海;;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种质的选育和SSR鉴定[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6年04期 |
19 |
俞春江,贾旭,胡适全,庄家骏;小麦-黑麦-中间偃麦草三属杂种F_1及其花粉植株的细胞遗传学研究[J];遗传学报;1994年06期 |
20 |
徐利远,杨吉秀,宣朴,刘大钧,杨世湖;用花粉母细胞分带和端体研究小麦与偃麦草的亲缘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199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