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60)Co-γ辐射诱变育成糖能兼用型甘蔗新品种桂糖22号
【摘要】:桂糖22号是利用80 Gy~(60)Co-γ射线辐照新台糖1号甘蔗茎段,经过系统选育而成。在广西区试中,蔗茎产量为106.95t/ hm~2、蔗糖产量14.21t/hm~2,最高生物产量达188.1 t/hm~2,可发酵糖产量48.92 t/hm~2,是既可作糖蔗又可做能源蔗的甘蔗新品种。2005年1月27日通过广西壮族自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桂糖22号。
|
|
|
|
1 |
曾慧,游建华,何为中,李松,刘红坚,莫磊兴;糖能兼用型甘蔗新品系桂辐97-18的选育[J];中国糖料;2004年04期 |
2 |
彭绍光;;国内外甘蔗品种变迁概况[J];广西农业科学;1980年10期 |
3 |
韦文科;国家农业部批准广西甘蔗研究所组建广西甘蔗品种改良中心[J];中国糖料;2003年01期 |
4 |
陆鑫;王丽萍;陈学宽;吴才文;;甘蔗品种的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J];甘蔗糖业;2005年03期 |
5 |
刘家勇;范源洪;杨洪昌;赵俊;赵培方;吴才文;陈学宽;;31个国外甘蔗引进种灰色多维综合评估[J];西南农业学报;2006年04期 |
6 |
刘睿;劳方业;何慧怡;陈仲华;邓海华;;粤糖系列甘蔗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甘蔗糖业;2008年03期 |
7 |
蓝敬虚;陈惠宗;蓝允明;;甘蔗品种形状比较试验初报[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年06期 |
8 |
;甘蔗霜害的调查[J];广西农业科学;1975年04期 |
9 |
洪红根;;台湾甘蔗品种的变迁和今后育种的方向[J];甘蔗糖业;1980年10期 |
10 |
刘广金;;南蔗北引喜上新水平[J];农业知识;2001年05期 |
11 |
陈道德,谭显平,吕达,胡荣森,余国林;引进甘蔗品种的模糊综合评判[J];甘蔗糖业;2002年05期 |
12 |
覃建林;庞天;刘建军;韩效同;莫仁甫;马跃峰;;不同甘蔗品种对60%环·敌WP敏感性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
13 |
庞波;黎劭华;钟辉萍;庞天;;生物有机肥料在甘蔗上肥效试验初报[J];广西蔗糖;2009年02期 |
14 |
周启美;;甘蔗品比试验总结[J];广西蔗糖;2009年02期 |
15 |
;甘蔗眼点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研究初报[J];甘蔗糖业;1979年10期 |
16 |
魏奉盘;;甘蔗的成熟和收获(八)[J];甘蔗糖业;1979年12期 |
17 |
廖明坛,陈克文;供N水平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18 |
韦文科;广西甘蔗品种选育现状与展望[J];甘蔗糖业;1997年04期 |
19 |
谭裕模,张革民,黎焕光,梁丽琼,谭芳;引进甘蔗新品种新台糖16号及自育新品系模糊综合评判[J];广西农学报;1998年02期 |
20 |
周鸿凯,蔡华斌,郭荣发;非平衡区域试验的甘蔗品种稳定性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