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杂交种的RAPD分析
【摘要】:利用 RAPD 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 COSTASEM 育种所的两个蓖麻杂交组合的亲本 (CS-R6、CS-RD181和 CS-R63、CS-R268)和它们的杂交种(CS-R6.181(F_1)和 CS-R63.268(F_1)),共计六个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了丰富的遗传多态性;通过对遗传距离的计算,说明杂种优势的产生不是遗传距离越大越好,适当的遗传距离即可产生较高的杂种优势:在对供试材料单株的 RAPD 扩增结果分析表明:法国蓖麻杂交种及其亲本各材料内植株间在遗传上具有异质性。
|
|
|
|
1 |
侯国亮;蓖麻杂交种─—汾蓖杂五号[J];北京农业;1995年01期 |
2 |
钟芳;高产蓖麻杂交种及简要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3年03期 |
3 |
饶勇,李超,陈静,刘作易,肖华贵;RAPD标记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及其杂种纯度检验上的研究Ⅲ.黔油12号杂交种及亲本指纹图谱分析[J];种子;2005年10期 |
4 |
陈永胜;郝卫国;朱国立;李金琴;;蓖麻RAPD-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3期 |
5 |
严兴初;高产高油抗病蓖麻杂交品种中蓖杂1号的选育[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年04期 |
6 |
;旱地蓖麻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3年07期 |
7 |
刘法舜,万民;旱地蓖麻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1年06期 |
8 |
张宏斌;郭志强;王宏伟;李红玉;曹越;王宙;;蓖麻杂交种晋蓖4号的制种技术[J];作物杂志;2010年01期 |
9 |
黄家祥;;高产优质蓖麻杂交种——淄蓖麻一号[J];农业知识;1999年07期 |
10 |
包红霞,张春华,李金琴,王建伟;国外蓖麻研究及产销概况[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年04期 |
11 |
庞宁,姚学慧,杨世琦,孙兆敏;陕西关中地区蓖麻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
12 |
王健;赵继艳;李平;;冀北山区蓖麻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08年12期 |
13 |
钟芳;;蓖麻杂交种淄蓖麻7号[J];中国种业;2010年12期 |
14 |
王志广;蓖麻的田间选种[J];新农业;1985年17期 |
15 |
吴承杰;蓖麻几个实用增产技术探讨[J];吉林气象;1994年04期 |
16 |
刘金香;蓖麻的应用价值[J];生物学杂志;1994年05期 |
17 |
同正科;蓖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1996年02期 |
18 |
王闯;蓖麻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1997年10期 |
19 |
马德富,朱国立,张春华;蓖麻光周期特性研究初探[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7年06期 |
20 |
王健;蓖麻的种植与加工技术[J];吉林农业;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