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波塞尔
,刘则渊
,李文潮
,吴晓江;技术哲学的学科性质与广义哲学——中德学者关于技术与哲学的对话(中)[J];世界科学;2003年02期 |
2 |
夏保华;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
3 |
新铭;;《分析的技术哲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01期 |
4 |
陈昌曙,陈红兵,陈文化,张华夏,张志林,乔瑞金,高亮华,赵建军,毛萍,牟焕森,刘则渊,肖巍,肖峰,曾国屏,郇庆治,范冬萍,黄锫坚,李正风,胡淑晶,彭纪南,钟书华,王蒲生,邓波,邬焜,王大洲,杨耀武,魏江,王涌,章琰,刘友金;哲学与社会科学中的“技术转向”——“第八届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6期 |
5 |
赵大宇,邢广桥;当前科技哲学研究需要深入反思的若干问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
6 |
张帆;;第十三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会会议综述[J];哲学分析;2010年03期 |
7 |
田鹏颖;从技术的思想到技术的伦理学转向——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思想述评[J];哲学动态;2005年04期 |
8 |
吴致远;后现代语境中的技术与技术哲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
9 |
赵建军;技术哲学的历史演进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
10 |
李勇;技术哲学诞生的历史背景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2期 |
11 |
;林立教授与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J];社科纵横;1997年03期 |
12 |
陈凡,曹继东;解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J];哲学研究;2004年06期 |
13 |
;“第十一届全国技术哲学年会”通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7期 |
14 |
周丽昀;杨庆峰;;第13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会综述[J];哲学动态;2011年01期 |
15 |
陈昌曙,远德玉;也谈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兼与张华夏、张志林教授商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7期 |
16 |
高亮华
,吕仲华;时代精神的盛宴——“中国技术哲学25周年学术研讨会”纪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6期 |
17 |
尚东涛;“技术是”:技术哲学“本体”的一种可能理解[J];齐鲁学刊;2004年04期 |
18 |
曹克;变化和发展中的技术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6期 |
19 |
陈昌曙;保持技术哲学研究的生命力[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3期 |
20 |
韩连庆;技术哲学研究中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