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开放式磁感应成像测量系统研究
【摘要】:磁感应成像是一种无创伤非接触的医学电磁成像技术。本文介绍了一种多通道开放式磁感应成像测量系统。系统以二次磁场的相位变化作为检测信号,包括开放式磁感应传感器,16通道信号处理电路和基于锁相放大器的相位检测电路。系统提供的激励电流幅值为300mA,最大频率为120KHz,相位稳定性在-0.03°到0.05°范围,相位灵敏度达到0.185°/S(?)m~(-1),能够检测的电导率最小值为0.2S/m。系统在球型水槽实验平台上完成了模拟颅脑血肿成像实验,得到了反映电导率相对大小分布的二维直接插值成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检测浅层电导率异常目标,同时对多目标检测有较好的分辨能力。主要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多通道开放式磁感应成像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头颅血肿的成像监测问题,采用开放式的磁场传感器结构,在16通道信号处理电路和基于锁相放大器的相位检测电路作用下,用二维插值成像算法得到了球型水槽各区域的电导率相对大小分布图。系统使用了一个独立的抵消通道,以抵消系统的相位漂移干扰,提高系统的相位稳定性。系统能够检测的电导率最小值为0.2S/m,对电导率变化的灵敏度达到0.185`/S·m~(-1)。在成像实验中,不同频率成像效果的对比证实提高激励磁场的频率可以明显改善成像效果。同时系统对多目标成像有较好的分辨能力。目前的系统虽然在相位检测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上有了一定的改进,多通道系统在球型水槽实验中也有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系统还存在许多不足。系统的相位稳定性仍然存在-0.03°到0.05°的波动,主要原因是锁相放大器为外置器件,本身存在较大的误差,可以将其集成在电路中以提高锁相性能。系统对0.2S/m到1S/m范围内的电导率变化灵敏度不理想,这主要局限于系统的激励频率。在系统现有最高激励频率为120KHz,需要提高激励以改善系统灵敏度。另外,成像实验表明目前的开放式磁感应成像系统对深度目标检测能力不理想,今后需要在提高磁场的穿透深度上进行改进。
|
|
|
|
1 |
俞世钢;彭保进;;关于普通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光学仪器;1997年Z1期 |
2 |
王屹山,陈国夫,赵尚弘,王贤华,于连君;飞秒激光短脉冲测量系统中三阶色散效应的数值分析[J];光子学报;1999年04期 |
3 |
赵培涛,李国华,彭捍东,宋国栋,许言强;旋光测量系统的新设计[J];激光技术;2005年05期 |
4 |
张光明,黄惠明,陈念江,耿林;激光扫描多目标测距系统[J];激光与红外;1999年03期 |
5 |
刘俊;文锦辉;张燕伟;焦中兴;雷亮;黄志凌;陈志峰;赖天树;;光谱相位相干直接电场重构法测量飞秒脉冲的适用性问题[J];中国激光;2009年05期 |
6 |
陈武鸣,欧阳容百,金新;介电常数法氢流体密度测量系统的最佳设计[J];低温物理学报;1988年01期 |
7 |
张凤林,虞和济,王启义,虞钢;激光加工机用自适应测量系统设计研究[J];现代计量测试;1998年04期 |
8 |
王发伯;刘全慧;;平面和球面转子的双波函数描述[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1年01期 |
9 |
张博;彭军;;激光跟踪测量系统[J];计测技术;2006年04期 |
10 |
范宇峰;徐庆金;龚领会;张亮;李来风;;超导线材短样测试装置测量系统[J];低温工程;2006年03期 |
11 |
陈曦;佟明明;邢冀川;;光学晶体消光比测试研究[J];红外技术;2006年07期 |
12 |
王斌;王涛;李玉翔;刘建朝;杨红彩;崔国起;;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激光功率测量系统[J];激光杂志;2011年01期 |
13 |
赵忠义;戴景民;李颖;;可控温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系统的研制[J];激光与红外;2008年01期 |
14 |
周卓作;杨晓非;李震;董凯锋;;基于反常霍尔效应的薄膜磁滞回线测量系统的原理与设计[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1年02期 |
15 |
;光辐射与辐射源[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2期 |
16 |
易燕;李水;罗马奇;;水声材料高频声学性能测量系统[J];声学与电子工程;2010年03期 |
17 |
胡贵军,王燕,郭玉彬,李晓滨;半导体激光器噪声测试系统[J];长春邮电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18 |
张晓芳,贺顺忠,蒋诚志,陈林才,张宵元;激光多普勒纵向位移测量系统的研究[J];计量技术;2000年10期 |
19 |
杨妹清;;激光器件 激光参数测量[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6年01期 |
20 |
任洪亮;庄礼辉;李银妹;;双光镊测量胶体微粒间相互作用势[J];中国激光;2008年01期 |
|